当前位置:首页 > 校(院)部门 > 干部教育学院 > 现场教学基地(情况介绍)

南沙教学研究基地

时间:2021-01-18 10:08:15 来源:本网 【字体:


南沙教学研究基地


  广州南沙位于珠江入海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六镇三街,常住人口约100万,2005年成为广州行政区。2012年获批国家新区,2015年挂牌自贸试验区,2017年被省确定为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2019年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形成“三区一中心”发展新格局。

  一、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3亿元、同比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956亿元、增长28.3%,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源于南沙税收625亿元、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增长91.2%。2020年GDP上半年率先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增长4.2%,增速全市第一;1-11月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25.1%、12%、11.7%;新设企业4.4万多家,新引进21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193个),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二、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效显著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累计形成689项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2项。商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区县级)。首创全球溯源体系、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三大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推动国际贸易规则数字化转型。推进群众办事“三个零”,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加快实现企业注册“零审批”;98%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用跑”,推动政务服务“零跑动”;打造“无证明自贸区”,推动业务办理“零证明”。与港澳共建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实现三地仲裁模式同步运行。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已落户30多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

  三、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

  以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衔接“软联通”、人文交流“心相通”为抓手,不断拓展与港澳合作的广度深度。现有港澳企业近4000家、投资额达1250多亿美元。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广州地铁18号线等交通骨干项目加快建设,构建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搭建粤港澳规则常态化对接平台,加快粤港深度合作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庆盛园区等重点平台建设,推进13个领域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加快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示范基地。实施支持港澳青年来穗“5乐”行动计划,落户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中心,引入规模10亿元的港澳青年创业基金,建成创享湾、创汇谷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

  四、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功能持续提升

  南沙港区是广州港的主力港区, 2019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676万标箱,助推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入全球前五。目前已建成华南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油品和通用码头群,拥有15万吨级泊位16个。2020年1-11月,国际班轮航线净增9条(累计114条),集装箱吞吐量逆势增长2.4%,推动进出口总值占全市约1/4。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区疏港铁路、国际物流中心等加快建设。集聚了近9000家国内外航运物流企业,落户华南唯一的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广州航交所成为华南规模最大的航运交易平台。叠加实施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政策,全国率先推出二手车出口业务,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占全国1/5,汽车平行进口量、国际邮轮母港出入境旅客全国前三。

  五、科技产业创新高地初步形成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高地。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已集聚10多家中科院科研机构,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加快建设,高超声速风洞、冷泉系统、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动工建设,布局建设华南唯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园区开园,设立全国首个“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集聚23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和 20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培育出云从科技、小马智行、暗物智能3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落户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等一批龙头项目。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获批,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加快筹建,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动工建设,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六、绿色智慧宜居的广州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

  南沙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是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城市,被评为“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区级)”。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明珠湾起步区落户总投资额990亿元的35个金融商务总部等产业项目,蕉门河中心区“城市客厅”功能不断完善,庆盛枢纽、南沙湾、万顷沙保税港区块、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发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加快建设,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湾区实验学校投入使用,广州种业小镇、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彰显岭南文化、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妈祖文化旅游节、 国际邮轮旅游文化节、丝路非遗(南沙)时尚大赏等文化品牌。强化生态核心竞争力,拥有万亩湿地,建成17.5公里滨海碧道,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6%,明珠湾起步区获“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规划设计标识”,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

  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贯彻省委、市委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建立区委落实“两个维护”十二项制度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党群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融媒体中心等资源,建立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网络。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建成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动网格化管理与综合执法高效联动,形成“小网格、大服务、精管理,一支队伍管到底”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创建“南沙党员时间银行”、政治体检常态化制度化工程、“南沙三新讲学所”等特色党建品牌。建设“廉洁南沙”,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出台实施为官不为负面清单、容错纠错正面清单,形成“正面清单激励、负面清单问责”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政治生态。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