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县党校

服务中心任务 靶向施训赋能

——海珠区委党校举办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示范班

时间:2023-05-09 11:13:26 来源:本网 【字体:

  近期,海珠区委党校深入贯彻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实海珠区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一工程三行动”要求,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找准服务区委区政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会同区委组织部和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康乐鹭江片区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示范班。在办班中,海珠党校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训,紧扣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城中村基层治理实践,着眼于练就过硬本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中心城区村社干部能力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坚持按需施教,精准安排学制班次

  精细开展需求调研。通过召开街道党校工作座谈会、对接兄弟区资源、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等形式,摸清现阶段街道培训需求,挖潜优质教学资源,从课程体系设置、培训辐射面、阵地作用发挥等方面,明确前期准备措施。深入相关职能部门、街道、联社、经济社等单位走访调研,“面对面”听取村社干部履职需要,围绕城中村改造提升过程中的难点堵点,聚焦“谁来学、学什么、到哪学、谁来教、怎么教”等问题,提前做好问需问计工作,将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一工程三行动”专题教育纳入2023年度教学培训计划,确保培训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高。

  精准选调参训对象。联合区委组织部和属地凤阳街道,通过点名调训方式,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圈定选派康鹭片区凤和经济联社“两委”干部及13个经济社党组织书记、社长、社员代表,共101名学员参训。实行“双班主任”制,由海珠区委党校和凤阳街道党校分别选派一名跟班班主任,全过程严格组织督学管理。

  精心设计班次学制。结合城中村工作实际,将短学制、高频次和分段式培训相结合,采取连续五周、每周选取1个半天的模式开展培训,并将培训会场设在凤和经济联社,方便学员就近参训,有效缓解培训工学矛盾。

  二、做好教学谋划,深化专题能力教育

  打造专兼结合师资库。多渠道整合人才资源,建设一支开放多元、“接地气”的师资队伍,储备村社干部教育优质师资力量30余名。一方面邀请省、市党校及高校教授专家学者,聚焦城市规划、海珠区情、城中村治理实践等领域作专题辅导,不断拓宽干部视野;另一方面深挖本土资源,从区内选拔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实例和亲身经历,推动激发创新动能。

  营造现场教学活课堂。完善“理论导入—现场讲解—学员互动—总结点评”体验式教学法,以“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为主题,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将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带领学员走进白云区均禾街道清湖经济联社,问计取经学习户组制、“三问”工作法、村企联盟、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安全生产打卡平台等创新制度,相互学习交流城市垃圾分类、智慧环卫等方面经验做法。

  构造专题赋能培训课。围绕城中村综合改造提升“一工程三行动”,通盘考虑“组织所需、岗位所急、学员所缺”,为康鹭片区定制设计课程内容。重点从党建引领、政策法规、产业发展、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等四大专题开展培训,邀请资深律师以康鹭片区为例开展超大城市城中村更新改造法律知识培训,专家教授围绕中大纺织商圈转型升级与产业体系重构作专题辅导,区委政法委领导干部开展做好群众工作业务培训。

  三、突出学用结合,建立闭环反馈机制

  答疑释惑聚合力。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党校教学培训—学员提问征询—部门回应反馈—街道跟踪服务”的培训闭环机制。召开“坚持共建共治,助推高质量发展”学员及部门代表联席座谈会,邀请省委党校教授指导调研,由“一工程三行动”相关成员单位及凤和联社、13个经济社学员代表到场座谈交流。针对康鹭片区现阶段拆违、物业管理、产业转移、消防安全等六个方面存在的13个问题进行逐一沟通,凝聚共识。

  优化教学求实效。以学员为中心,搭建村社干部教学长效机制。面向全体学员发放示范班教学质量评分表,并同步开展村社干部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答卷101份。梳理当前“一工程三行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知识需求和业务短板,针对村社干部工作现状,收集其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并在后续培训中有的放矢、因需施教。

  科研咨政促发展。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找准党校工作与区中心任务的结合点,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教师以海珠区城中村治理为研究对象,向市委党校申报课题《“拆、治、兴”并举推进海珠区城中村改造提升研究》,回应城中村治理、产业转型等难题,积极建诤言、献良策,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即时有力的智力支撑。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