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院专栏 > 校园文化

阅读一直在路上

时间:2019-04-23 16:14:12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关于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因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而对读书这件事情有着不同的认知。中国人向来都有“耕读传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对于读书人来说更是如此。书籍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有效载体。关于读书,我们总是绕不开一个问题,为何读书?

  传统的读书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世俗准则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我们似乎一直在强调和明确着读书在现世生活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却渐渐淡忘它最初的模样,书香最本真的意义——在喧嚣嘈杂的生活之中,在内心深处寻一隅静谧之地,保其纯真,用以修身养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塑自我的过程,我们在读书中得以完善,得以成人。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在纷繁喧闹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并不缺乏书,更不缺乏各种各样读书的工具,我们真正缺乏的或许是一颗安静下来投入到当下,投入到精神世界中与自己对话的诚心。  

  4.23世界读书日最初设立的目的是让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和思想大师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热爱阅读的人们,我们更应该秉承这样的宗旨,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读书,明确历史发展的脉络,去找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走向未来中看见潮水涌动的方向。

  4.23世界读书日,黄华园有着别样的书香景致。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当我们没有办法生活在别处,生活在诗和远方之中时,或许沉浸于书本之中才能重回我们精神的故乡。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样在路上远行,虽步履蹒跚,但却从未止步。

  (撰稿: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书香小组” 执笔:徐冉)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