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院)部门 > 干部教育学院 > 现场教学基地(情况介绍)

2022下半年至2023上半年新建9个现场教学点简介

时间:2023-07-12 17:24:25 来源:本网 【字体:

        一、汕尾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主题展厅简介

        二、东源县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简介

        三、紫金县苏区革命旧遗址群简介

        四、和平县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简介

        五、阮啸仙故居简介

        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七、竹洞村简介

        八、瑞岭村简介

        九、紫南村简介

汕尾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主题展厅简介

         近年来,汕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1+1+9”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横向为“镇、村、组”三级治理构架、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运行机制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市高质  量发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专门指出:“要以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总结推广汕尾等市经验,推动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为进一步挖掘、推介汕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和乡村振兴经验,延伸拓展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汕尾精心设计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厅”,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的统一安排,组织全市各地各级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观摩学习。

 该主题展厅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内设序厅、党建展厅、B区、C区、D区、L区、E区等七个区域,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这  一主题,利用展板、视频、短片、制度汇编、专题画册和现代新媒体等手段,充分展示了汕尾“田字型”治理体系、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创新实践与系统探索,凸显了汕尾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丰硕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东源县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简介

        东源县半江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位于新丰江库区乡镇半江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结合万绿湖和半江镇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通过“1+3”理念(建立1个实践基地,做好“山水文章”、科学设置现场教学点、实现绿富双赢3个方面),全面诠释和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关于“1”

        目前实践基地(一期)已完成建设,共设两个培训室(总共可容纳110人)、四个讨论室(总共可容纳72人)、一个生态文明和移民文化展示馆、一间餐厅(可容纳64人)、四十三间住房(总共可容纳55人)及其他配套设施,二期共设六十间住房(总共可容纳84人)、一个餐厅(可容纳120人),计划2023年11月交付使用。

         二、关于“3”之做好“山水文章”

         已初步打造一条新港码头--半江码头的游船教育精品路线,在游船中设置“山水文章”课程,以现场授课及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领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

         三、关于“3”之“科学设置现场教学点”

         已完成西溪生态立体农业现场教学点(一期)建设,建成田头学堂和南山药现场参观学习点,已完成桐坑生态文明科普基地现场教学点(一期)建设,建成生态文明科普长廊、清水步道等现场参观学习点。

         四、关于“3”之“实现绿富双赢”

         已完成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深刻阐述“水”的重要性,重点讲解生态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让学员深刻理解生态对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紫金县苏区革命旧遗址群简介

         一、基本情况

         红色苏区革命旧遗址群位于紫金县城东南42公里的苏区镇。该镇东与南岭镇相连,北靠龙窝镇,西南与惠东县宝口镇、高潭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约3380户,总人口约24000人。

        苏区镇原名炮子乡,1958年10月改为苏区公社,1993年10月更名为苏区镇,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镇。苏区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早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地区之一;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紫金人民高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伟大旗帜,于1927年4月26日举行了“四·二六”武装暴动并取得胜利,建立了紫金县人民政府、中共紫金县委和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积极创建革命政权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周恩来、徐向前、彭湃和刘琴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导过革命斗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东征军、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东江工农红军、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先后在紫金与地方革命武装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紫金革命斗争史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红色苏区革命旧遗址群是纪念和缅怀革命先辈的圣地,保留下来的革命旧址众多,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现遗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紫金县总农会旧址、“血田”遗址、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等20处红色景点和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1月苏区革命旧遗址群被河源市认定为首批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河源市主要红色旅游景区; 2011年6月被认定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8年11月正式挂牌成为中共河源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2019年10月被认定为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目前,紫金县正在规划对红色苏区小镇进行升级打造,将苏区镇打造成为河源市级红色旅游专业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和平县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简介

         九连“小延安”,位于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古寨镇嶂下村及周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游击小分队就在该区域进行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嶂下村是中共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和东分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和东分工委)、和东行政委员会、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简称东二支)六团指挥部所在地,在九连山区革命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6年5月,东江纵队主力奉命北撤之前,东纵第三支队根据革命斗争需要,在九连山地区留下了一支64人的武装力量,并成立了中共九连山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九连临时工委),由吴提祥(原名吴毅)任书记,王彪任副书记,林镜秋、陈实棠任委员。为了应对敌人的血腥镇压,东纵主力北撤之后,64人的小分队分为三部分进行隐蔽斗争。林镜秋、陈实棠遂率18位同志到和东区古寨、彭寨一带开展隐蔽活动,得到嶂下村群众大力支持。嶂下村群众在地下党员的组织下给部队送大米、送薯片,倾其所有帮助部队。

         1946年9月,蛰伏了一百多天的中共九连临时工委在东水赵公庙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公开旗帜开展武装斗争。林镜秋率一支队伍到古寨嶂下建立大本营开展革命活动,受到了嶂下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主动提供闲置房屋作为战士营房,“德馨居”成为部队指挥部和领导居所。随着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村中陆续建立了培训学校、战地医院、《大众报》报社、弹药库等机构,嶂下村逐步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游击根据地。期间先后在嶂下村举办了军干班、青干班、农干班、卫生员训练班等,培训出了300多名部队和地方骨干力量。

         1948年1月,和东新一区政府成立后,在嶂下、梅华两村率先开展分田分地试点,取得经验。和东分工委制定颁布了《和东区分田暂行条例》,指导推动全区土改工作。土改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拥军、参军热潮,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军事力量迅速壮大。当时的和东区,武装人员由1947年的70多人迅速发展到1500多人,民兵800多人。驻地的部队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驰骋和东、和北、川北乃至川中、河西等地,开辟了大片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不敢轻易来犯,部队白天行军自如,驻军十天半月不用转移。解放区分田分地,禁烟绝赌,改革婚丧旧俗、禁止买卖婚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社会局面安定,军民亲如一家,时人以“小延安”称之。

         根据地火热的战地生活及光明前景吸引了本地及兴梅、潮汕、赣南乃至广州等地大批热血青年前来投奔,一时间“小延安”声名不胫而走,远近传扬。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林若,国家机械化工业部基建司原司长骆维强,省政协原副主席郑群,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奎章,省文化厅原厅长唐瑜,兴梅籍的陈激、李楚,在港、穗工作的徐梓材以及骆灿夫妇等都从外地城市来到嶂下村,投入了艰苦的革命斗争。

         1949年4月初,林镜秋等和东区领导经过精心谋划,先是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解放了古寨,掀起了解放和平县全境的序幕,紧接着进军川北车田,车田乡长起义投诚,车田宣告解放。

         1949年4月14日,东二支司令郑群率主力三团到达嶂下村与林镜秋六团会师,策划联合大出击,首先解放彭寨,痛击国民党保五团和龙川县警队。5月12日,经过谈判,促成广东省保安第十三团和平起义,5月14日,三团、六团及保十三团起义部队解放东江上游重镇老隆。5月16日,六团及起义部队加强营会师东水,收编国民党保五团列应佳部。5月24日,和平县城解放。

         嶂下村作为和东地区根据地的中心及指挥大本营和战略后方,孕育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和平全境乃至九连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阮啸仙故居简介

          一、阮啸仙故居

          阮啸仙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建筑为清代,三堂四横一后杠屋一池塘布局,占地面积3558平方米,属客家方形围屋式民居。阮啸仙在此出生并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时间为1898—1918年。于198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阮啸仙故居”为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阮啸仙故居保现存较好,完整真实。其故居是缅怀阮啸仙烈士、教育人民的重要场所。  

         遵循以保护修缮为重点的原则:即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坚持遵循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四保存原则(保留原形制、原工艺、原材料、原结构),保护它遗留的历史真实信息,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

         2021年,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东源县委、县政府决定以阮啸仙故居为党史教育基地,以图片和实物形式进行布展,着力强化革命传统教育,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铭记革命历史,践行初心使命。

         基地一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三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含东源发展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目前正在对外开放。

         二、闻啸轩学堂

         闻啸轩学堂(原名阮啸仙纪念馆)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事业的奠基人——阮啸仙革命先烈在其家乡的主要纪念场所,也是河源市重要的红色革命旧址之一。学堂旧址为洪亨书屋,始建于清末,是阮啸仙故居的一部分。幼年的阮啸仙先在“洪亨书屋”家塾念书,8岁时入本村“闻啸轩”学堂读书,“啸仙”的名字就是借“闻啸轩”而改的。

         闻啸轩学堂于2018年5月升级改造,于2018年9月5日(即阮啸仙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重新对外界公众开放。闻啸轩学堂是烈士童年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坐西北向东南。建筑由二堂二杠横屋组成三进院落式民居,总面阔15.3米,总进深37.0米,建筑占地面积566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墙楣棱形牙砖叠涩出檐。夯土墙身,土木结构。花岗岩门框、门枕、柱础、台阶。木构件装饰简洁,外墙四周镶嵌有花岗岩窗框。展陈方式上以史实还原、氛围渲染的表达方式,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综合性展出,分别对阮啸仙先烈的生平、阮啸仙精神、审计文化、纪检监察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布展。

          三、下屯村“红色+绿色+古色”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成效

          阮啸仙故居所在下屯村地处东江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原生态资源。下屯村被中组部纳入全国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把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科学制定《义合镇下屯村红色村组织振兴 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规划建设方案》,突出组织振兴,大力弘扬宣传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及绿色富民种植产业,把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走出了“红绿”交融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以红色堡垒凝聚振兴力量。以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制定出台了下屯村《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主要职责》《村党支部议事规则》《组织生活制度》等,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雏雁工程”“筑巢工程”,并投入90万元用于强化支部阵地建设,稳步推进滨江党建红色长廊、惠民党建红色驿站、智慧党建红色阵地“三红”工程建设,为惠民便民服务、党史宣传教育、党务村务公开、村民民主议事、党建信息建设提供了一体化的支撑平台。

          二是成立了“啸仙红色文化研究会”,全面挖掘、收集整理本地红色故事,编撰《阮啸仙传》《下屯村史》等红色丛书,按照功能定位修缮打造了闻啸轩学堂(原阮啸仙纪念馆)、新时代红色讲习所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并培养配备“红色党史讲解员”队伍和“啸仙故里说党史”百姓宣讲团,吸引了一大批省市县乃至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今年累计接待人次达10万余人,为下屯村的经济发展、村民就业带来了兴旺发达景象。闻啸轩学堂(原阮啸仙纪念馆)也获授了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源市党员教育基地、全国审计干部教育基地。阮啸仙故居获评了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是致力于打造“致富”“观光”效益双丰收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投资900万元打造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开展厨师培训,开拓“美食旅游”和“厨艺体验”等休闲项目,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投入打造观澜驿栈、连部小院等一批民宿产业,推动下屯村创建为 AAA 级旅游景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向景村转变、农业向景观农业转变、农民向商民转变”。

         四是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级保护、分类利用”的原则,着力美化亮化“古建筑”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对村内14栋各具特色的明清时期客家围屋古民居进行了统筹规划、活化利用,提升美丽乡村的古色内涵。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一、基本情况:区位优越,古今交织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南段,被誉为“广州绿心”,是广州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和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建设湿地公园,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和广东省目前唯一国家重点建设湿地。海珠湿地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的复合湿地系统,区域内河网纵横交错,湿地资源丰富,包括城市内湖湿地、河涌湿地、涌沟湿地、涌沟-半自然果林镶嵌复合湿地。其被誉为“广州绿心”、广州生态守护者,与“北肺”白云山并称为广州中心城区的两大生态屏障。

         海珠湿地前身是与河涌交织的果林,总面积逾万亩,总面积11平方公里,占海珠全区面积的11.96%,相当于两个珠江新城,湿地率为86.4%,是城央最大湿地公园。湿地最长处达8.75公里,最宽处达5.2公里,实行连片保护,将湿地分为开放区、限制开放区和保育区三类区域。其中,开放区1.28平方公里,限制开放区2.69平方公里,保育区7.35平方公里。海珠湿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目前已经建成的区域有海珠湖及湿地一期、二期,占地面积370多公顷。其中海珠湖约95公顷,是海珠区首个与水利工程结合的大型生态项目,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海珠湿地一期约67公顷,是海珠湿地核心区和生态湿地示范区,将岭南水乡的本土文化特色融入湿地美景,以恢弘大气的岭南式牌坊和历史悠久的镬耳屋作为湿地的标志性建筑。海珠湿地二期约204公顷,着眼于“自然、生态、野趣”,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在原生果园的基础上,通过连通水系、调清活水、丰富植被、修复生境等方式,集岭南文化、湿地观光、科普教育、生态修复于一体。

         具体来看,海珠湿地具有五大特色:

        (一)城央绿核

         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距城市地标广州塔仅三公里,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交相辉映。海珠湿地面积三倍于纽约中央公园,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独有水文

         海珠湿地形成了以湖泊、河流、沼泽、果园与河涌水网融为一体的三角洲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其内39条河涌与珠江相连,均为感潮河道,潮差超过2米,蓄水库容约200万立方米,借助自然潮汐,水域每天“潮起潮落”,2天可自然置换水体一次,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

         (三)鱼鸟天堂

          海珠湿地位于全球8大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线上,纵横交错的河网和幽深恬静的果林为鱼鸟等生物营造了极佳的生存环境。

         (四)果源与基因库

          基塘生态系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人类生态智慧的具体体现。海珠湿地通过顺河挖沟、堆土成基、基上种树、涌(塘)养鱼,形成完整生态链,保存了生态耕作方式,传承了农业生态智慧。海珠湿地古老树种众多,是岭南水果的发源地、重要原产地和基因库,保存了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拥有古老的岭南基塘农业文化,盛产的石硖龙眼、红果阳桃、鸡心黄皮、胭脂红番石榴、桂味荔枝等数十个名优果品名扬中外。

         (五)文化传承荟萃区

         有着2000年历史的海珠湿地以其肥沃的土地、宜人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丰硕的岭南佳果,吸引了南越先民在此生活、奋斗、繁衍,孕育了黄埔古港、小洲古村以及咸水歌、龙船、粤剧、广绣、岭南书画等丰富多彩的岭南民俗文化,并延续至今。

          二、历史沿革:筚路蓝缕造就生态文明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海珠湿地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岭南果源(改革开放前)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古城东南,历史悠久。海珠湿地前身为万亩果园,水网交织、雨热同期,自然资源丰富无比。区域内曾河涌纵横、百果飘香、候鸟众多,是岭南水果发源、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岭南民俗文化孕育之地。盛产的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胭脂番石榴等岭南佳果曾远销海外,因此这里被称为“万亩果园”。

          阶段二:侵蚀退化(1990年-2010年)

           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大部分果园被工业及商业占用,大量未经加工处理的工业及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果园区域内的河涌,严重干扰了果园正常成长。此外,建筑和生活垃圾也被随意丢弃到河涌,导致水道阻塞,空气质量骤降。20世纪末,果园从2万亩减少到1万亩,垃圾污水肆虐、万亩果园被侵蚀、原住民无以为继。海珠区生态环境和市民宜居条件受到严重冲击,如何在兼顾城市“保肺”的同时确保村民“保胃”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阶段三:湿地重生(2012年至今)

          2012年广州市开始建设海珠湿地,为确保开发和保护的和谐统一,首创只征不转的政策,完整保护果林湿地,建成湿地公园,战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规划将万亩果园作为城央“绿心”,成为让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三、非凡十年:海珠湿地交出高质量答卷

          奋进新时代,起航新征程。生态系统如何与城市协同演变?这是一个科学课题,也是一个城市话题。一定体量规模的城市需要多大的生态系统来调节?十年耕耘,初见成效,海珠湿地在不同维度给出自己独特的高质量答卷。

          (一)举措:坚持系统观念与精准绣花相结合

          作为广州城市生态守护者,以“城央生命共同体” 为设计理念,坚持“基于自然解决方案”修复四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潮汐促进水体循环、水质改善,以生物视角恢复和营造动植物生境,低成本解决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和污染问题。

         海珠湿地以“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精细化管理湿地,科研监测保驾护航,全面加强生态修复,维护物种多样性,最大限度发挥海珠湿地生态功能与效益,实现良性的自我循环,致力打造“全国最佳、全球标杆性”的国家湿地公园。

          在这其中,努力找到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保障“水面、林地、耕地”不变,建设十里湿地功能主题园区,强化10大湿地功能,包括湿地水系净化,城市海绵,垛基果林湿地,缓坡生态岸线,潮间带鸟类湿地,高潮位鸟类栖息地、鱼类、底栖生物生境、昆虫生境、湿地乔木生境、湿地科普休闲服务。通过提升多样性、恢复生态链以及建四季游线来探索湿地与当地社区协调发展新模式,在保护和治理过程中协作,共同分享积极成果,用绣花功夫探索出一条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

         1.共建: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

         (1)探索“只征不转”

         2012年,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对万亩果园的集体土地探索性实行“只征不转”,一次性将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并保留原有用地性质,同时给予购买最高标准社保、落实建设留用地等多项民生保障政策,落实果农生活保障,壮大村社集体经济,提高村民分红收益,解除民众后顾之忧。

         (2)建设国家湿地公园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万亩果园申请建设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分区管理,兼顾湿地保育与合理利用,通过还通道于鱼、还生境于鸟和还家园于城开启“原生态、少干预、微改造”的全新生态保护修复历程。同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一是湿地开放区打造科普路径、徒步路径、缓跑径等多种特色路径32.3公里;完善母婴室、残疾人通道和党群中心的建设,为特定人群提供便利。二是湿地周边公交网路完善。建成地铁线路2条,在建线路2条;公交车11条线路直达湿地,与城市水上交通、绿道网络无缝连接。三是免费开放近100公顷海珠湖为开放区,满足民众晨昏康体休闲需求;限制开放区坚持20元亲民价格。

          2.共治:从“百废待兴”到“万众一心”

         (1)法律护航,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于2017年10月正式出台,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首创全国专章保护形式,强化法律保障,制定10个条款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保护,并划入生态控制线,避免被城市建设“蚕食”。

         (2)治淤截污,建造净水城市海绵

         通过水系清淤,管网截污,疏浚水网,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利用珠江潮汐水位变化规律,以自然动力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调蓄周边50平方千米城区,解决湿地周边城区雨洪排涝问题。通过构建水下植物群落,形成水下森林系统,提高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

         (3)管护更新,打造城央大氧吧

          增植乡土物种,将果园生产转变为生态管护,全面恢复丢荒果林,缓解城央热岛现象。

          (4)修复栖息地,复活生命乐园

          以生物视角营造鸟鱼虫兽栖息地。通过昆虫旅馆、“浮排”草滩鸟岛等特色生境营造,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

          (5)拓宽渠道,保障村民生计

          返聘500名当地果农参与湿地保安保洁保绿工作,满足村民就近就业需求,发挥果农果树种植经验,提高湿地管养水平。提供自然教育等培训,让父老乡亲以亲身经历讲好湿地故事,激发大城市新生代对自然和土地的热爱与乡愁。

          (6)激发原生智慧,传承传统文化

          一是打造海珠“五素同构”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垛基果林湿地风貌,延续果基生态农业精髓,完善基塘农业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系统,将海珠湿地高畦深沟申报为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二是发挥果农自主性,以零废弃理念开展湿地修复,有机融合生态工法与系列自然艺术,利用废弃树枝等各种自然材料,创新性研发并制造湿地基础设施和景观小品,充分展现海珠湿地的生命智慧、生态智慧和人文智慧。三是提供丰富活动,打造文化主题功能馆,举办龙舟胜会、粤剧、广绣、书画等文化活动,开展岭南特色民俗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人文果基农业”岭南湿地文化体系。

          (7)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开放科研平台,建设自然学校

          承接华南首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产业园区的智力溢出效应,打造湿地立体监测体系与监测信息集成等专业化科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共建区域性一流城市湿地生态恢复和资源利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林业长期科研基地。同时,实施“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三进战略,创办全国示范性自然教育学校。

          (8)注重品牌,提供专业志愿服务

          招募热心市民,以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参与海珠湿地建设,打造“雁来栖”志愿品牌。通过一年90课时以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教育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培养专业志愿团队133人,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的自然保护意识,营造文明游园的良好氛围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承担起湿地“守护者”的责任。

         (9)聚合产业新能量,牵头创先联盟

          依托优质的环境吸引龙头企业在湿地周边落户。与腾讯集团强强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智慧湿地”项目。与新华集团合作,加快推动海珠湿地周边创新带的规划。2017年5月,海珠湿地牵头联合8家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首次倡议探索践行“湿地+”理念。

          (二)高质量发展成就:生态文明先行示范高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年来,海珠湿地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一流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一流的人才、产业,海珠湿地的生态效益正逐渐转化为创新经济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效应,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海珠湿地十年的建设不仅对广州,对全球特大都市的人居环境提升也有重要意义,成为世界一笔宝贵的“绿色遗产”,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城央湿地。海珠湿地作为城央湿地,不仅是对广州湿地生态本底的保护,为城市提供了全面的生态服务,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良好范例;同时,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园,也让海珠湿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地标。

          作为国内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海珠湿地在城市生态中的价值益发凸显,海珠湿地的价值乘数释放。十年间,捷报频传:

          1.生态成就:从“万人遗弃”到“全民共享的绿意空间”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海珠湿地在十年间实现生物种类的成倍增长,为广州带来无可比拟的生态效益。海珠湿地规划区的动植物种类丰富,物种数量得到跃升,其中,截至目前,海珠湿地的维管束植物从294种增加到835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87种,昆虫种类从66种增加到738种,发现两个昆虫新物种并以“海珠”命名,9个新纪录物种都是在中国首次发现并记录的。鱼类从36种增加到60种,并有2个新物种发现,植物物种数量从294跃升到835种。

          改善水质、涵养水源。水质得到提升,湿地内水质基本从过去的V类提升到Ⅲ类,部分指标达到II类水质标准,对珠江水净化作用明显。在防洪蓄涝方面,海珠湿地的建设疏通了海珠区诸多大小河涌,打通珠江水系,形成了自然水质净化、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的完整生物链,200 万立方米雨水的吸纳量像块“大海绵”,大大减轻了城市内涝现象,大气悬浮物数量减少,城市氧吧功能得到彰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海珠湿地与周边地区相比,空气湿度更大,氧气和负离子浓度更高,空气中悬浮颗粒也偏少。实现城市降温0.5-1度,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湿地周边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比广州全市平均水平低20%左右。

         2.生产经济成就: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绿水变“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海珠湿地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者。建设城市湿地也是发展生产力,海珠湿地保护开发建设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广州打造产业转型升级良好环境,提升城市总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海珠湿地建设初期,以共建共享共治为桥梁,为3万多名原住民购买社保,聘请200名原住农民共建湿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增收创收。

        (2)丰富旅游资源,带动旅游经济。2018年海珠湿地接待入园游客就达500余万人次,高峰时期,一天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一年举办超过400场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团队2479批次,游客接待量呈逐年增多趋势。

         (3)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与吸引高端企业、人才的“金字招牌”,湿地生态效益可以转化为企业和人才的聚集效应。据统计,目前已经吸引了近30家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如腾讯、阿里、小米等)的项目在海珠湿地周边聚集,总投资达725亿元,形成了广州新落户企业的“湿地效应”现象,切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经济建设,带动当地经济持续释放新动力。28家领军科技企业总投资达867亿元,提供2.3万个新岗位,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同时,与腾讯集团强强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智慧湿地”项目,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模式,助力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与新华集团合作,加快推动海珠湿地周边创新带的规划,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平台,吸引企业资源满足湿地周边的配套需求,进一步挖掘湿地经济效益。

          3.社会成就:综合效益显著 

         (1)坚持科普教育共享。2015年2月2日正式成立海珠湿地自然学校,搭建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自然教育平台。海珠湿地通过创办全国示范性自然教育学校,整合社会资源,打通“政企研学用”闭环,实施进校园、进企业和进社区的三进战略,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自然教育“海珠模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指南》的鲜活案例,累计联合200多所学校、100多家企业、60多家教育机构,年均开展“公民科学家”等自然教育课程及品牌活动400多场次,参与者160多万人次,获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首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等称号。

         (2)宣传广州理念,贡献中国方案。广州市成为世界银行中国可持续城市降温的首个试点城市,2020年广州获选首个试点城市开展“中国可持续城市降温项目”并成为老城市、新活力酷城计划试点项目。2017年5月,海珠湿地牵头联合8家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首次倡议探索践行“湿地+”理念,当选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常设机构,为我国800多家国家湿地公园提供丰富的经验、案例,引领影响带动全国湿地公园更好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城市守护者”的使命。至今,已为青海、内蒙、河北等同行提供培训和挂职锻炼机会上百人次。

         (3)传承与彰显岭南特色文化。海珠湿地拥有千余年的岭南基塘农业特色,以及色彩鲜明的粤剧、龙舟、广绣等非物质历史文化,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地与荟萃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海珠湿地从不同维度阐述岭南特色民俗文化精髓,丰富了海珠湿地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实至名归,斩获多项荣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海珠湿地不断提升湿地品质化、智慧化、国际化水平,以优良生态环境聚合经济发展潜力,实现湿地全面共享,促进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实现都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和谐发展,持续成为国内外湿地保护、人居环境、生态修复优秀案例,屡获奖项。先后获得“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全国首批“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湿地公园“四颗明珠”之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一等奖首批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和广东省湿地保护杰出奖、2021LA国际风景园林生态贡献奖、20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园开放空间分类、自然保育分类一等奖等国内外35项荣誉大奖,并在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上分享经验,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二度展现中国湿地保护工作的风采。

         四、展望未来:从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典范,迈向人类生命共同体

         过去十年,海珠湿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发展。海珠湿地之于广州的意义,绝非一座普通的国家湿地公园,而是一座超大城市中心区域规划的全生态系统,为全球提供良好范例。十载春秋犹如白驹过隙,这场湿地保育行动终于向世人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广州“南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城央不可或缺的绿色瑰宝。

         展望未来,海珠湿地缓缓铺开全新篇章,更多绚烂成就正待书写。海珠湿地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继续探索城央湿地的保护之路,坚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跨出国门,借助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IUCN 绿色名录等国际平台,聚焦全球目光,向国际社会彰显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打造人类生命共同体贡献出“海珠”力量、中国方案。



竹洞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竹洞村位于花都区赤坭镇中部,由邝宗志在清康熙三十年开基而成,因村内广泛种植竹子,如竹林中的洞府而得名,竹洞村也是一代武术宗师、洪拳的创始人洪熙官故里。全村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户籍人口约2000人。

         在花都区委、赤坭镇党委的领导下,竹洞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盆景种植的底蕴和品牌优势,深挖百年盆景文化,以盆景园艺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核心,“引智、引资、引市场”,建设盆景苗木种植示范基地、岭南盆景园艺技术培训中心,构建集种植栽培、交易交流、创作培训、科普展览、休闲旅游为一体“旅游大本营+区域会客厅+游憩驿站”的全域旅游“1+N”发展模式。目前,盆景苗木种植总面积达5000亩,年产值达2500万元,形成三产融合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助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岭南盆景业腾飞。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要做法

          近年来,竹洞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同步驱动“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走出了一条民富村美、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乡村振兴道路。

         (一)建强核心,组织振兴朝气蓬勃

          一是选准配强班子。2021年1月,竹洞村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懂专业、守纪律、年轻化的村“两委”班子,成立了党总支部,配备了5名党总支部委员,每个自然村成立了党支部,共成立9个党支部,按规定配备了党支部组成人员;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8名,平均年龄40岁,其中7人为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经历过军队熏陶培养,整个班子经过调整后充满生机活力,朝气蓬勃。二是建立健全功能室。在村委会办公楼及附楼,按照综合建设工作要求,专门设置“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平台、洪熙官武术龙狮训练基地、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顾问工作室、反邪教警示教育学习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等45个功能室并已投入使用。三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总支和各党支部组织支委、村社干部、党员、村民积极参与创建平安村居(社会治理)工作。2021年竹洞村“黄花风铃节”期间,“两委”班子共发动党员、群众1200人次,服务游客10万余人次,充分展现出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精神风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成立矛盾纠纷3人调解小组,2021年成功调解村民内部以及村民与施工队发生的纠纷50余起,实现了“矛盾纠纷不出村”的目标。近5年来,竹洞村没有发生上访案件、刑事案件。

         (二)发展特色,产业振兴蒸蒸日上

          竹洞村两委大力发动乡贤回村投资,引进“逸翠园”“满春园”“怡翠园”等一批高端盆景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加强盆景协会与农户的联系,形成“协会+企业+农户”的模式,造就高端苗木种植、展销的集聚规模,实现原始树丕售卖到成品盆景展销的产业升级。竹洞村成为华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高端苗木种植和展销基地,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效益。

          竹洞村坚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利用远程教育等平台,发挥“农博士”“土专家”的作用,下足“绣花功夫”,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实行培训内容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群众“点将”、培训效果群众“点评”。2021年以来,邀请省盆景协会大师开展“广东技工”盆景、花卉栽培技能培训500多人次,开展农村电商培训60多人次、粤菜师傅培训125人次,不断提升培训实效,促进人才资源全面开发,保证每人掌握一门技术、带动一个家庭,切实增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本领。

         (三)涵养“三风”,文化振兴精彩纷呈

          竹洞村坚持以岭南文化为底色,提升乡村文化建设。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文化活动室”“村民大讲堂”等重要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洪熙官武术文化节、岭南盆景文化艺术节、美食节、黄花风铃摄影比赛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发展乡村文化文艺事业,着力培育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提振村民精气神。

         (四)优化环境,生态振兴勠力同心

          竹洞村秉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以赴保护并优化发展竹洞村的生态环境。一是施展“变废为宝”的魔术,把80年代采矿遗留下的矿坑修葺成300亩碧波荡漾的竹洞湖,并在周边修建了1.7公里的环湖碧道以及景色怡人的滨湖公园。二是描绘“遍地黄花”的蓝图,在村社主要干道以及山岭上大规模种植黄花风铃木。每年二三月黄花风铃盛开时,呈现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奇特景观,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三是引领“垃圾分类”的时尚,成立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实行村总支书记、支部书记、经济社长、党员干部、村民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制度,使得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100%,投放准确率超过70%,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厨余垃圾不出村”的目标。

         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的成效

         竹洞村党建引领基层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广东省文明村镇、广东省卫生村、广州最美村庄等荣誉称号,为省、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花都样板”。2019年9月,竹洞村被评为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2019年10月,竹洞村入选2019年广东省卫生村名录;2020年8月,竹洞村入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2022年8月,竹洞村被确定为2022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


瑞岭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瑞岭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与清远接壤,户籍人口近4000人,政区面积近13平方公里,耕地3800亩。是全国知名的“岭南盆景之乡”,是“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盆景之乡”,全村80%以上村民从事盆景产业,盆景种植面积超万亩。过去,村里被宗族黑恶势力把持操控,社会风气不正,集体经济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是名副其实的“后进村”。近年来,瑞岭村从修订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入手,强化村党组织在整个村级治理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了新的村级治理体系。在新的治理体系下,瑞岭村党委以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成功实现从“后进村”向“示范村”蝶变,2020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广州最美村庄。2021年,瑞岭村党委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要做法

          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基石。瑞岭村通过民主程序,修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赋予村党委领导村、社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硬的手段,结束了村治乱象,夯实了村党组织的绝对领导核心地位。以党建促振兴,推动瑞岭实现了组织强、群众聚、集体富、产业旺。

         育强村级“头雁”,提升党组织自身能力

         针对瑞岭村党组织“软”、班子“弱”等情况,花都区委、赤坭镇党委大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5次补选、2次罢免,清理撤换“三类人员”村干部5名,在退伍军人、优秀青年农民、盆景种植人才等群体中推选村“两委”干部9名。新班子平均年龄不到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6人,第一学历为本科3人,年龄结构、学历水平、能力素质均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将瑞玲村党支部升格改建成党委,成立19个下属经济社党支部。

          抓住制度“先手”,赋予党组织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硬”的手段和途径

          针对党组织领导手段缺失、经济社长只能“任”无法“免”、小贪多发等现存问题,村党委组织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收集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按照“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经成员大会表决,重新修订了经济联合社和经济社两级共25个组织章程,明确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经济联合社社长,优化了农村党组织的治理制度和治理架构;实行社长任命制度,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村党委任命经济社长;建立经济联社和经济社两级社委会、民主监督小组的任命和免职条件和程序。以制度化形式加强了党组织对村、社两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面领导,进而实现了对所有村级组织的“硬核”领导。

         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村党委将原村委大院改造成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大楼一楼改造成为办证大厅、代表接访室。每天上午8:30到晚上8点,都有村“两委”干部在现场值班为群众办理业务,协助开展各项村民议事活动。建设供销社驻瑞岭助农服务中心,搭建家庭综合服务平台,定期探访全村60岁以上老人,检查身体,发放慰问品等,推动村级治理队伍多元化,做到党群服务形式更亲民,服务更到位。

         三、取得的成效

         (一)筑牢夯实发展根基

         村党委整合各级资源,致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3年时间,瑞岭村修建了12.5公里的农村道路及机耕路、15.8公里的灌溉渠道、埋设了16.2公里的污水管道、建成了4.5公里的滨水碧道,解决了全村的自来水管道铺设和通水问题,全村自8年前就不亮的240盏太阳能路灯全部亮起来了。原来缺乏管理、乱堆乱放杂物的村子,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子里乱丢垃圾的少了,主动打扫的多了,村庄越来越美了,一跃变成了美丽宜居的特色精品村。按照“盆景花木+旅游+文创”思路打造的以瑞岭村为核心的岭南盆景特色小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来此打卡,每年来小镇赏花观景的游客达30万。

         做大做强富民产业

         村党委围绕瑞岭百年的盆景产业,建设大师工作坊,打造“六个一”,实现 “三大转变”,推动传统盆景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盆景节、一个省级农村电商产业园、一个广东技工岭南盆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一批盆景大师工作室、一批盆景精品园、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实现种植能手向盆景大师转变、卖树胚向卖盆景转变、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

         通过引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设立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盆景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工作室,集聚高端人才建设。目前已有6批近90位中国盆景艺术大家、岭南盆景艺术大师进驻瑞岭,开创了盆景大师驻村的先河。大师们白天在村民的盆景园里手把手教他们创作盆景、建精品园,晚上住在村民的家中,与村民彻夜交流盆景技艺。瑞岭村以村社党组织为主体,联合各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大师工作室等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创新成立岭南盆景小镇“大党委”,为盆景产业发展汇聚力量,建立了辐射周边13条村的“广东技工”盆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举行盆景技能大赛,开师授徒等形式培育基础人才,截止目前,己培养盆景技能人才超过3000人。

         积极推动传统盆景产业与现代营销策略的融合,搭建盆景电商平台,建设岭南盆景小镇电商直播中心,拓展海外销售线上渠道,2020年出口盆景66.3万株,同比增长5%。依托岭南盆景小镇电商直播中心,为从业者提供直播电商培训、孵化和产业链整合等服务。2022年4月,赤坭镇在瑞岭村举办数字农业直播活动,历时1个多月,培训了近300名电商从业人员,培育了33个直播团队,开展了132场直播活动,发布了100多条短视频,吸引线上围观超过100万人次。

         盆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带动了村民收入的迅速提升。仅从当地土地流转价格看,由2021年的每亩2800元提高到现在的7800元,小盆景真正成为富民兴村大产业。

         鼓舞汇聚党心民力

         广大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表率”,疫情防控期间先后发动党员2500多人次参与义务值守卡口,涌现出了88岁高龄老党员朱理明主动要求到劝导岗亭服务,姚国平、姚丽玲父女同上阵,朱仲云、朱家政叔侄齐把关等感人事迹。党员干部先行示范,群众受到鼓舞,党群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村里推进古树大道提升改造等工程项目时,群众自发迁移苗木3250棵,拆了3间旧屋子,为发展腾出空间。盆景大师工作室建设前期,由于缺少资金,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瑞岭村书记带头捐款8000元,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群众纷纷慷慨解囊,合计捐款25万元,建成一号大师工作室,引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进驻。在盆景艺术节、电商直播节中,村民们纷纷把自己家的精品盆景搬来参展,并主动承担展会各项义务工作,聚涓流成大海,“一个村级的展会办出了全国影响力”。


紫南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紫南村,因位于佛山市南庄镇紫洞圩南面,故有“紫南”之称。紫南东临紫洞大道,南接南庄镇政府,西靠北江支流,北与紫洞为邻,季华西路、禅港西路贯村而过,与紫南路、信德路构成两纵两横的四条井字主干道路,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全村面积5.88平方公里,下辖15个自然村,有2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800多人,外来人口7200多人。

         2012年以来,紫南村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抓手”,让“强党建”引领“强发展”,探索实施“3568党建工程”,在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方面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是经济好产业兴旺。村党委带领村两委干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引导群众积极参加环境整治,取得明显的成效,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61家企业落户紫南,其中有3家上市公司,29家规上企业,经过10年的建设,村集体收入在2022年突破了1.2亿元、村民人均分红突破1.15万元,人均收入超10万元。二是环境好生态宜居。全村实现雨污分流、水、电、气统一规范由地下管线进村入户,河涌经过多年的治理,由原来的脏,乱差,污水横流,实现了河涌水质达到了三类水质,条条河涌相互连通,村村有公园,处处有美景,村民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岭南水乡。三是文化好乡风文明。“做好人行善事,走前列当表率”是紫南的精气神。村党委持续举办“仁善紫南”系列美德人物评选活动,评选项目包括“紫南孝子”“紫南好媳妇”“优秀新紫南人”“紫南健康长寿老人”“紫南仁善家庭”。四是管理好治理有效。建立了党建引领、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造了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乡村治理“紫南经验”。五是民生好生活幸福。村党委带领村两委干部引领广大党员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先后为紫南村打造了省级优质教育资源,为村民购买了养老和医疗保险,设立了奖教学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弱有所助,成为真正的幸福紫南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要做法

         (一)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紫南村党委下辖21个党支部,其中有20个村民小组党支部,1个非户籍人员党支部。21个党支部均选举产生了党支部委员会,每个支部选强配齐了党支部书记。在20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中,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一肩挑的有15位,占比75%,在紫南村党委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各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认真贯彻执行村党委决议,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紫南村党委严格按照有机构、有队伍、有阵地、有制度、有保障的要求,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机构建设方面,村党委和村民小组党支部组织机构健全。在队伍建设方面,有6名村党委成员、63名党支部委员、2名专职党务助理、1名来自高校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阵地建设方面,建有功能齐全的可召开党委会议、党员大会的会议室,在紫南赋文化广场设有党建工作宣传栏、党务信息公示栏,在20个村民小组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在制度建设方面,从党委会议事规则、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规则、党员量化积分考核、党员教育管理、党支部组织生活、党员“三会一课”、党费缴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等方面建立了相应制度。在经费保障方面,紫南村每年用于党的建设经费均在5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建设党建活动阵地、党建工作宣传栏、更新党建工作展示内容、购买理论学习书籍、订阅党报党刊、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党支部主题活动、进行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表彰等。

         (二)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1.建设紫南仁善“三馆”。仁善“三馆”位于紫南文体艺术中心,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2018年4月建成开放,由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紫南村史馆组成。

         广府家训馆。广府家训馆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指导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广府地区优秀传统家庭文化,引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展馆面积近900平方米,投资450万,分为“经典长廊”“广府演绎”“时光之旅”三部分,其中广府演绎是家训馆的主体部分。家训和家风文化伴随着珠玑古巷的先民南迁,在广府大地生根发芽,精彩绽放。家训文化来源于姓氏文化,据学者统计,广东约有1500个姓氏。广府百家姓的经典族训,主要取自于由省委宣传部巡视员、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主编的《岭南家训》,是广府地区十个主要大姓的姓氏图腾和代表性的名人,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广府名人,比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佛山一代宗师黄飞鸿,中国武术家李小龙,骨伤科圣手、著名中医李广海等。

         佛山好人馆。佛山好人馆展馆内部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调,整个馆以红色作为主色调,营造一种热烈、温馨的氛围,与“好人让城市充满温暖”的主题互相呼应。馆内的好人图片墙展示了佛山市33位省级以上好人代表的全身像及事迹简介。佛山实行每两年一次道德模范推评、每年一次佛山好人推评、每季度一次“最美佛山人”推评及随时点赞好人好事相结合的好人推评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区、镇街和社区打造自己的好人选树品牌。

         紫南村史馆。紫南村史馆始建于2017年,在紫南开启全面文旅转型之际,为留住乡愁和记忆而建。2022年4月,对村史馆展陈内容进行了全面升级,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挖掘弘扬紫南历史人文,涵养仁善村风,凝聚发展新动能。

         2.打造“紫南村家风建设格言”。强化环境熏陶,把紫南村发展建设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总结凝练为“紫南村家风建设格言”,从而更好地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推动紫南村精神文明创建更接地气,不断向前发展。

         3.开展美德人物评选活动。从2016年开始,在村党委的引领下,已连续举办七届“仁善紫南”系列美德人物评选活动,评选项目包括“紫南孝子”“紫南好媳妇”“优秀新紫南人”“紫南健康长寿老人”“紫南仁善家庭”。

         (三)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塑形

         紫南村以党建为乡村建设“塑形”,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积极建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十多年来,紫南村不搞分光吃光,从村集体发展红利中挤出资金,共投入3.8亿元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河涌,实现雨污分流,美化环境。对全村10多公里长的河涌进行了彻底改造。在全村实现了污水管网全覆盖,实施三线落地,推进天然管气进村入户,建成2万米的步行生态绿道、20多公里的景观河岸、15座休闲公园、27个智能化旅游公厕、垃圾处理实现了日产日清。

         以充美自然村为重点打造诗情画意乡村,将村内房屋统一铺贴仿古青色外墙砖,杂草地改造成错落有致有岭南水乡风格的庭院,桥梁统一按照岭南水乡风格设计建设,公园增加了多种古典元素,让整个充美自然村充满江南园林式格调。经过近几年一系列的村容村貌提升,充美村已成为“小桥流水人家,烟雨楼台杏花”如诗如画般的秀美小村。

          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的成效

          十年来,紫南村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塑“形”、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壮“骨”、以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铸“魂”。村两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拼搏,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转变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型发展模式,统筹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了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幼有所托、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困有所帮的“今日紫南”,创造了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乡村治理“紫南经验”,将落后的紫南村改造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示范村。

          近年来,紫南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村镇”“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振兴擂台赛五强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