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院)部门 > 干部教育学院 > 现场教学基地(情况介绍)

汕尾市现场教学点简介

时间:2021-01-12 15:05:36 来源:本网 【字体:

  

  一、党的建设篇 

    金厢滩周恩来同志渡海处 

    彭湃故居 

    红宫红场 

    碣石玄武山红二师作战指挥部 

    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 

    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村先烈纪念园 

    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办公旧址 

    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 

  二、文化建设篇 

    汕尾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三、社会建设篇 

    海丰县联安镇坡平村 



一、党的建设篇


金厢滩周恩来同志渡海处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率起义军转战潮汕,因病住在金厢下埔黄厝寮村黄秀文家中十余日,10月底,从金厢洲渚村海边乘船赴香港,再赴上海回到党中央。为了缅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丰功伟绩,陆丰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11月将周总理在黄厝寮居住的房屋命名为“周恩来活动居址”,并于1992年4月在洲渚渡海处建立了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纪念碑。周恩来同志活动居址,位于金厢镇下埔村委会黄厝寮村,为土木结构三合院,大革命失败后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新中国成立后重修,1987年陆丰县政府拨款再修。居址正厅布置展柜三排,陈列周恩来赠黄秀文保密铁箱、黄秀文写给周恩来的书信及军装等物品,附文字说明,悬挂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领导人相片,卧室布置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人蜡像,再现当年养病场景,侧厅及厨房摆有黄秀文父母为周恩来同志煮饭、煲药等场景蜡像。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纪念碑,位于金厢镇洲渚村海边,建于1992年4月,高3米,正面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所书的“周恩来同志渡海处”,北面有中国书法大师赖少其先生撰写的诗文:“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


彭湃故居


  彭湃(1896.10.22-1929.8.30),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出身于一个工商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彭湃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彭湃故居座落于海丰县风景秀丽的龙津河东面的海城镇桥东社,悠悠的龙津水就绕彭家门前流过。彭湃故居坐北向南,面临龙津河,原始建于清末,主楼双层,面宽3间12.9米,进深10.9米,前廊子仿西式建筑,楼板加铺花砖。风火式山墙,总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彭湃同志在这里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彭湃的书斋——得趣书室就在故居东侧。由于彭湃投身革命运动,彭家的家财、家产和故居都为革命作过贡献。《海丰文物志》中记载:1925年3月,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到达海丰后,周恩来同志和革命军的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及加伦将军曾在此住宿,一起研究工作。《海丰文物志》又记载:1925年6月,革命军回师广州,军阀陈炯明残部重陷海丰城,故居遭焚毁,只遗下墙基。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围墙加以保护。1962年7月7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该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得趣书室)。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15万元按原貌重建,并陈列彭湃等六位烈士生平文物展览。现在,彭湃故居正以新的面貌公开开放,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瞻谒,并写下了许多优美诗词。


红宫红场


  遗址位于广东省海丰县海城镇内。红宫,原来是海丰县的孔庙,其主体建筑是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的大成殿。1927年10月,彭湃同志在海丰县领导农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并胜利攻占海陆丰。11月18日到21日在孔庙大成殿召开了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纲领,选举了苏维埃政府委员,宣布海丰县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大会会场周围全部刷成了红色,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孔庙从此改称“红宫”。红场原来是明代藏官廪的地方,称“东仓埔”,与红宫紧邻。1927年12月1日,几万人聚集在红场,参加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彭湃等同志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彭湃还在大门上题了“红场”二字,随后,苏维埃政府把东仓埔命名为红场。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海陆丰列入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一块国家级的革命根据地。1961年3月,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红宫红场旧址被广东省公布为首批五个“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之一,2007年11月份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中共广东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联合授予“广东省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碣石玄武山红二师作战指挥部


  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碣石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山寺保护范围之内,其建筑物"自得居"是一处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史迹。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组建的红二师在碣石作战时,周恩来、徐向前等革命前辈曾在"自得居"旧址设作战指挥部,由早期革命农民领袖彭湃等革命先烈指挥部队和海陆丰农民革命队伍攻打、解放了碣石城。1982年修复玄武山古迹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在"自得居"挂牌,确认"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2008年,为保护好革命史迹,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填补地方红色旅游空白,开辟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阵地,经上级文化、文物部门同意,玄武山管委会根据碣石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专门聘请了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教授对"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的保养整修进行了规范策划,按照整修方案投资将"旧址"的二层楼房设置为"碣石革命历史陈列馆",馆内布置展柜、展相、展卡,陈列革命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在一楼还安放了彭湃烈士铜像,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使之成为一处环境优美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9年建军节前夕,该"旧址"与我省其他二十九个单位一同被命名为首批"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8月15日,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省国防教育办联合举行仪式予以授牌。


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


  陆河县北中村是海陆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活跃的农民运动村庄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前期海陆丰西北地区自卫大队的集结地和重要交通网点,被省委组织部评定为红色村。北中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先后有20多名先烈牺牲。宜芴自然村是省定红色村河口镇北中村北部的一个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全村共84多户,502人,耕地面积210亩,山地面积2000亩,有着200多年的沉香种植历史,是海陆丰农民运动兴起较早且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青少年时期的谢非(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同志就在该村地下交通站工作过。宜笏村现存革命遗址3处,分别是北溪地下交通站(代号:白马)遗址、宜笏农会遗址、宜笏村游击队训练场遗址。为切实保护红色资源,宜笏村按原状修建了白马站纪念馆,馆内陈列的革命文物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下熠熠生辉,馆外的3D壁画以小小邮递员帮红军送信为题材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另外,爆款项目彩虹滑梯也是修复利用原游击队训练场建成的红色教育训练场项目,投资金额并不多,且维护成本低。2018年5月,汕尾市宜笏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村民以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原本各自为营的村民正式联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以旅游景区建设主人的身份,共同参与发展红色旅游的开发决策、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长假期间,仅宜笏一个自然村,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景区门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合计超百万元。


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村先烈纪念园


  激石溪先烈纪念园位于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村委上垸自然村,地处海丰、惠东、紫金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工农革命时期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后方根据地,是中国第一支正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师的诞生地。规划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有:烈士纪念碑、杨其珊雕像、烈士纪念馆、革命英雄浮雕、景英亭、“浩气长存”牌坊、广场、雨花石观光台、大理石台阶、园林绿化等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办公旧址


  郑重同志1915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汕尾,在亲友影响下,从小就接受革命思想熏陶,少年时即投入救国救民运动,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海陆丰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的创建者;也是当代杰出共产党人、著名书画家。
  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旧址,即郑重故居。1937年,党派郑重回海丰恢复党组织并领导海陆丰抗日工作,1938年10月,他领导成立了中共海陆丰工作委员会,后改为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为方便开展工作,他将自家楼房(志盛楼)作为中心县委办公室,之后有将其父私家楼房“沁园”用于中共海陆丰县委开展抗日党员训练班,为抗战培养人才。1938年至1940年,沁园先后举办了四期党员干部训练班,培养和吸收了大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入党,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海陆丰党政军骨干。至1940年,海陆丰中心县委的党员发展到700多人,县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遍及海陆丰各区乡,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功效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郑重同志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心系家乡父老和家乡的发展,1986年,他将沁园赠送给当地作“老干部之家”和“粤赣湘边纵老战士联谊会”作会址;1987年12月,又将“志盛楼”捐赠给当地党政发展教育事业,并将新校命名为“继彭小学(意为继承彭湃的革命精神)”。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更是无私奉献的一生,写尽一个优秀共产党人,心中无我、眼中唯民的高尚情操。
    2019年7月1日,郑重故居被中共汕尾市委宣传部认定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


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


  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位于海丰县城东南部,是一个纯农业村庄,先后被确定为第三轮省定贫困村,省定“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示范点,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简称“两个示范”)。该村历史悠久,民俗风情独特,是一个红色村庄,现存有革命战争农会旧址,吕焕量、吕焕标、吕培其(一门七烈士)等烈士故居,以及被农民自卫军和赤卫队作为军训场所“老灰町”等20多处红色史迹。该村坚持走红色旅游发展路线,深挖古色、红色、生态等旅游资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农会旧址(义平社)、社前广场、社后花园和红色一条街等项目,目前已启动烈士故居场所修缮提升等工程建设,以农会旧址为起点的红色一条街、社前广场和花园已竣工开放,一个主题鲜明、古色古香、富有闽南风格的红色村庄以初具雏形。


二、文化建设篇


汕尾市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018年11月9日,汕尾市城区被定为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10月11日,城区被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单位。

   一、三级文明实践体系
   通过明确职责,压实责任,整合资源,构建区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三级文明实践体系。目前,已设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5个,实现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二、五大系列实践平台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五大实践平台:善美讲坛(理论宣讲平台)、文化长廊(宣传展览平台)、惠民广场(综合惠民平台)、文明驿站(志愿服务平台)、百姓舞台(表演展示平台)。目前,全区已设立善美讲坛95处、惠民广场66处、文化长廊112处、百姓舞台108处、文明驿站87处。
  三、文明实践活动情况
  截止2019年12月止,全区1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共开展各种形式文艺活动1791场次(含广场舞、歌咏比赛);累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政策法规宣讲1680场次;科普活动、科技惠民、义诊义修、赠书赠联等文明实践活动833场次;文化长廊活动展示588次(含流动图片展板);志愿者参加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92882人次。

  2020年1月至5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办公室停止聚集性活动,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创作制作了多首歌曲、视频,广泛深入宣传,引导群众理性科学对待疫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6月开始,举行多场以“移风易俗”、“五城联创”为主题的“微宣讲”活动。


三、社会建设篇


海丰县联安镇坡平村


  海丰县联安镇坡平村位于海丰县联安镇西部,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十七师第49团团长、红十一军副军长、东江独立师师长、东江军委常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彭桂,东江特委、陆丰县长的彭元璋,红49团政委彭元岳等革命先烈,以及历任广东军区珠江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粤东军分区副参谋长、广东省军区汕头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参谋长、广东省军区顾问彭沃(大革命时期幸存下来的老赤卫队员)的故乡,也是第三轮省定贫困村。该村的精准扶贫、“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融合良好、推进顺利,“红色村”建设规划已具雏形。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