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黄灼明著《我的园丁人生》内容简介、自序、作者简介、目录和后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退休教授黄灼明著《我的园丁人生》于2024年9月由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了黄灼明教授的园丁之路。这里有他的人生历程简述,有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有他的主要人生感悟,有他的感恩之情,还有他的主动放弃仕途专注一线教学的可贵精神,显现出一个终生从教而无悔的学者型的园丁风貌。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终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学者型园丁的人格魅力。
自 序
1943年初,我在广东台山县台城培育小学读一年级,林锡兰老师谆谆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善心、上进好学的学生,耐心教会我唱歌和讲故事,还让我当起了小指挥。他的教诲在我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1944年,因日寇占领台山,学校停学。抗战胜利后,我跳级考入台城培英小学,在那里又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教导,还在1949年5—6月间参加了《万世师表》话剧的演出。在这个接受启蒙教育的阶段,我在心灵深处悄然滋生出“老师神圣”的崇敬之情。
随着岁月的流转和学业的深入,“老师神圣”的心灵感受在我内心愈发浓烈。1955年夏天进入北大经济系学习后,更是得到了许多名师的教诲和指点。其中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北大老校长马寅初教授,一个是北大经济系老主任陈岱孙教授。在这两个人中,陈岱孙教授对我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和具体。陈老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只这一件事、一句话,足以让世人敬仰百年。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灵魂工程师”!
我在北大即将毕业的时候,心中萌发出一个追求的理想(人生价值取向),那就是成为一个经济学家。1960年9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俗称“哈军工”)工作,当起了经济学老师。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以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为榜样,教书一辈子。在“哈军工”和国防科技大学从教28年后,1988年初从部队转业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报到后一再向校主要领导表示不担任行政工作,只做老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这样,我担任经济学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直至退休,实现了终身从教的人生价值。1998年,《南方经济》杂志开设了《改革开放时期广东经济学家系列评介》栏目,我成为首批进入该系列的经济学家,并由黄铁苗教授写了评介文章,标题为《黄灼明:孜孜不倦的园丁和学者》。2009年,广东省档案馆根据有关规定,把我的个人资料(著作、手稿、证书、照片和实物等)列入“名人档案库”收集范围,为我建立了“名人档案专卷”,并颁发了“国家档案馆收藏证书”。至此,我的人生无憾矣。在实践中,我体会做老师的最大欣慰和幸福感在于:看到了学生的成就,得到了学生的敬重。
何谓人生?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从始到终的历程,只要你活着就是在书写人生。人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从不同的感受和视角出发,就会得出不同的人生比喻。如:人生是一本书、一台戏、一个梦、一支歌、一幅画、一首诗、一局棋、一杯茶、一杯酒、一张单程票、一次漫长的旅途,等等。从我的人生感受和视角看,我倾向于人生是一本书或一次漫长的旅途。一般而言,一本书有篇章节之分,篇有初篇、中篇和末篇,每篇有若干章,每章有若干节。人生的历程构成了人生之书的篇章节。一次漫长的旅途也是分起始段、中间段和终点段,每一段都有众多大小长短不同的旅程,最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以回顾人生、总结人生、感悟人生、升华精神。迄今为止,大的人生回顾有三次:第一次是1998年前后,即在北大百年校庆前后,通过粗略的回顾,写下了《影响终生的熏陶》一文,发表在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特刊》上(该文收入《黄灼明文选》第315—317 页);第二次从2010年《黄灼明文选》(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而著)出版前5年开始,这是比较详细的回顾;第三次是2019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之后开始至今,并随着年岁延续下去。这一次是更为详尽的回顾,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人生回顾了。这次对人生历程的回顾,我是以专题系列形式书写的。我认为这样做更能反映出人生历程的真实性。至于这些人生历程的系列片段回忆最后有什么样的意义,现在难以认定。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它可以为亲朋好友和同行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还会给广东省档案馆中的“黄灼明教授专柜”增添一些内容。
本书是我人生历程的系列片段回忆和有关文章的合集,共计34篇,最后有附录11篇和后记,谨供读者了解和参阅。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赐教。
作者简介
黄灼明,经济学家。男,汉族,1936年11月11日出生,广东台山人。1952年在台山培英中学初中毕业,1955年在台山一中高中毕业。在中学期间,曾任培英中学学生会主席、台山一中学生会主席和台山县(今台山市)学联主席。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制五年(北大第一届五年制文科)。在北大学习期间,曾先后在系学生会和校团委任职,并在1958年12月至1959年4月参加了全国知名的“北大、人大综合社会调查团”工作1960年北大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被誉为“孜孜不倦的学者型园丁”。1960年9月至1988年初曾在“哈军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任教28年,担任过师级教研单位主任、全军政治理论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编审组副组长以及湖南省国防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1988年初从部队转业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任教,担任经济学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并先后兼任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香港科学院顾问、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顾问、广东《资本论》研究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广东国际综观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为顾问)、广东非公有制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为顾问)、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现为顾问)、广东老教授协会副会长(现为顾问)、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等社会职务。
在60多年的教研工作中,黄教授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曾着重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国防经济理论,80年代末以后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综观经济理论,并曾承担过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主编或独撰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文章近200篇,共有200多万字,其中有著作和论文曾获得全国到地方不同层次的优秀成果奖,有两篇论文还在国外获奖。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国防经济学概论》《当代资本主义》《中国市场概论》《珠江三角洲市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和《综观经济学研究》等。他的论文《经济效益范畴的历史考察》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 1988 年度优秀社会和人文科学论文,并上全球信息网络交流;论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获得“亚太地区华文教学成果金奖”。至今,他的简历和业绩已被多部全国性和世界性人物大辞典收入。2000年3月获得美国科学名人学会(AASB)授予“千禧年(2000)世界科学名人”称号,2008年12月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与企业杂志社、欧美同学基金会联合授予“共和国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称号。2009年11月,广东省档案馆根据有关规定,把黄教授的个人资料(著作、手稿、证书、照片和实物等)列入“名人档案库”收集范围,为他建立了“名人档案专卷”,并颁发了“国家档案馆收藏证书”。2010 年 10 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黄灼明文选》。
2016年10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召开了“黄灼明教授从教五十六周年座谈会”,会上送给黄教授一副贺联:“灼见真知研经济成果丰硕,明理悟道育后学人才辈出。”同年,黄教授写了《八十感怀》一诗,概括了他的人生历程、感悟和情怀。
2018年4月,已是八十开外的黄老教授,办好了遗体无偿捐赠给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手续,愿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作为对国家最后的一点奉献。
目 录
1.读黄灼明教授的《我的园丁人生》
2.我的家庭简况
3.一根小扁担 赤脚进北大
4.北大第一课
5.“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感怀
6.从北大到军工
7.入党之路
8.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怀
9.在红九连当兵
10.胜利不忘历史
11.我与《资本论》和《资本论》研究会
12.卓炯对理论经济学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13.卓炯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楷模
14.我与国防经济研究
15.我与综观经济研究
16.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推动综观经济理论发展
17.我国生态环境的惊心警示与对策思考
18.综观经济学的创立、现状和展望
19.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化综观经济理论研究
20.我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感悟
21.我与老教授协会
22.仕途之路
23.人生冲击波
24.深深怀念陈岱孙教授
25.深深缅怀黄标熊老师
26.依据中央文件精神助力家乡村民保住农田
27.依据中办〔2005〕9号文件精神助力离退休老教授保住科研评奖权利
28.突出民生勾画改革新蓝图
29.求学之路
30.家教家风记事
31.孙中山精神永世长存
32.周恩来是人民心中的永恒丰碑
33.我的养生保健记事
34.让联谊彩桥更加绚丽
35.永恒的台中
附录
1.广东省档案馆函件
2.人生感悟摘录
3.略谈我的人生与养生感悟
4.读书的情怀和感悟
5.改革新征程 民生最关键
6.综观经济学研究简介
7.经济效益范畴的历史考察
8.经济学部和老教授协会召开黄灼明教授从教50周年暨《黄灼明文选》出版座谈会
9.经济学部召开黄灼明教授从教56周年座谈会
10.黄灼明教授访谈启示录
11.奋斗不止步 桑榆尤可为
后 记
回顾我人生历程的情缘中,除亲情之外,还有三个至深情缘:老师情缘,母校情缘,师生情缘。《我的园丁人生》一书,使我这三个情缘得以重现,了却了我晚年的心愿。本书能在我有生之年面世,首先要感谢新中国新社会圆了我大学之梦和终身从教之梦;二要感谢母校,特别是北大母校爱国、报国,热爱教育情怀的熏陶;三要感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离退休人员服务处的支持和帮助;四要感谢以铁苗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师生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铁苗教授在百忙之中写了《读黄灼明教授的〈我的园丁人生〉》一文;五要感谢美国科学文化出版社的支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和李同志的辛勤劳动;最后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总之,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但凡直接或间接对我有过关心和帮助的专家、学者、领导、学生、朋友,有关部门以及家人,我都表示深深的谢意!
北大毕业证书(1960年7月)
1987年12月,作者夫妇与国防科大部分经济学老师合影
2005年9月2日,作者与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教授铜像合影
2010年1月,作者在学术会议上发言留影,时年74岁。
2021年,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校园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留影
2004年作者的人生格言证书
无偿捐献遗体证书照片(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