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陈晓运 刘循跃:新时代青年为乡村注入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3-15 15:16:49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徐徐展开,科技浪潮滚滚而来,新质生产力发展欣欣向荣,新时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击队,推动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将青春优势与乡村特色相融合从而形成集聚效应,促使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锻造“新农人”、引入“新农具”、建设“新农村”,推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

  “新农人”:乡村新型劳动者队伍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新时代青年是新型劳动者队伍中最为基础性、战略性、先锋性的力量,下乡返乡兴乡能够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在引入、培养、使用青年的全过程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劳动者队伍,充分发挥“新农人”在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过程的引擎作用。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优化乡村新型劳动者队伍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不少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到城市生活和工作,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空心化问题突出,人流稀疏、人气不旺、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障碍。新时代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专业技能普遍较强,若可主动下沉乡村基层一线,能够使乡村劳动者队伍更加年轻化、更具有创造力,从而提升新型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弥补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

  新时代青年人才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营造乡村新型劳动者摇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新型劳动者队伍的建设必须同向而行、齐头并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鼓励青年到艰苦的一线吃苦磨练、增长才干,放手让青年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攻坚克难、施展才华。”推动乡村振兴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广袤乡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应用场域,也是培育新时代青年的鲜活实践沃土。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能够获得更多磨炼本领、砥砺精进的机会,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深切感悟农耕文明历史积淀、深入学习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长一身本领”,培养一支懂农业、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新农人”队伍。

  新时代青年人才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拓展新型劳动者作用空间。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新时代青年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文化发展大舞台、社会建设新领域、科技创新最前沿、重点项目第一线、基层实践大熔炉贡献聪明才智、书写青春篇章。新时代青年人才下乡返乡兴乡,搭建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能够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培育壮大农业新兴产业、推动布局建设未来农业,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农业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让青年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程度激活。

  “新农具”:乡村新型生产工具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涌现一批新型生产工具并逐步取代旧的生产工具。新时代青年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同生共长,经由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的深刻塑造,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也拥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技能的动力。他们一方面是新型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也是新型生产工具的使用者,能够凭借反映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新农具”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创新创造“新农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纵观世界发展史,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的重要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乡村是理论技术研究的“试验田”,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可以凭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将自身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本领投入到乡村科技创新领域并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研制新型机具,助力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机装备补短板,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中展现青春智慧。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用活用好“新农具”。新时代青年大多具有科技背景和多元思维,对新事物往往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农业和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办法。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可以化身农业技术“轻骑兵”,将新技术推广到农民生产实际中,灵活运用他们所熟练掌握的“新农具”为传统产业赋能,深化数字、生物和生态技术创新运用,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使农业产业朝着数字化、技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新农村”:乡村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推动生产关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培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为契合的城乡要素融合关系、产业链条联通关系、主体平等协同关系等新型生产关系。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培育新型城乡要素融合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这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当前,城乡要素结构性错配问题依然突出,导致全要素生产率耗损。新时代青年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可自主利用的资源要素更加丰富,下乡返乡兴乡可以推动城乡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把城市丰富的数据、信息、网络等新生产要素带到农村,利用在城市建立的关系网把乡村的文化根脉、资源禀赋推向城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培育新型产业链条联通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时代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他们注重多元化、综合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乡返乡兴乡可将农村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的商业途径更好结合起来,促进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引领农业科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的培育和发展,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农村新业态,加快构建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有利于培育新型主体平等协同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协同、多方联动。新时代青年成长于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更加注重自由、平等,与新质生产力之下的组织形态相适应。新时代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创新创造往往更加注重协同化发展,更加主动链接政府、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资源,与同业主体之间形成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发展环境,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解决以往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作者简介

陈晓运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

刘循跃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本文是广东省社科规划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主题委托项目(GD23WTD03-10)、广东省委党校2023年度重大委托调研课题(XYZDWT202303)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2024年3月15日第A7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