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汪榆淇 董浩天: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

时间:2024-04-08 11:36:2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县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奋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其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质态。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要从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智能技术赋能、强化科创成果转化三个方面下功夫。

  引导创新资源向县域流动,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技术的革新进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持续的渐进性科技创新将催生技术革命性突破。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广东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于“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县域仍为科技创新薄弱区域。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变革,既要重视优势效应、集群效应,也要重视溢出效应。要合理引导区域创新资源流动,依照《广东省促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促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加快向粤东粤西粤北县域流动聚集,打造分布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合理的区域创新格局,建立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持续产出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实现科技质变性、革命性突破奠定扎实基础。

  聚焦实体经济革新,推动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在广东县域经济结构中占比较高,通常具有支柱性地位。培养县域新质生产力,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实现县域实体经济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赋能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2023年广东出台“技改十条”,推动超93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增速创6年新高。要继续加强对大型企业的转型引导以及对小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全面推进县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现代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使实体经济焕发新生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支撑。

  培育科技应用型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劳动力是最核心、最具价值和最有主观能动性的生产要素,缺乏科技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县域科技创新价值链跃升“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所在。目前广东全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分别达94万人、690万人,人才资源丰富,但主要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周边是广大的县域低谷。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是人才培育、引进的重点对象,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重视尚有不足。因此,当前急需在县域范围培育、引进一批能够熟练掌握新生产资料的科技应用型人才,建立高效完善的育才机制、出台长效稳定的引才政策,使科技应用型人才成为加强县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生力军。

  建设高质量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托。建设高质量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广东依托丰富的地形地貌和超长的海岸线,具有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重点培育形成了粮食、蔬菜、岭南水果、畜禽、水产、南药、苗木花卉、岭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等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高质量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并重,农业禀赋突出的县市区要积极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海洋牧场”,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打造“粤海粮仓”,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

  其次要推动县域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目前省级产业园基本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县域全覆盖。接下来,要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向县域有序转移,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结构升级、动能再造。粤东粤西粤北的县域地区要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做好产业规划,结合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全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因地制宜聚力发展主导性制造业,建实建强产业园区,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综合而言,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区聚焦“以一联二、强二促一”,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具备优质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的县市区探索“一三融合、接二连三”,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要以高科技农业为特色、高附加值工业为支柱、高水准服务业为保障、新智能信息业为引领,基于差异化布局与合作共建,打造优势互补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发挥结构性经济效益。

  促进城乡之间要素双向高效配置

  公共优质资源配置失衡,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受到阻碍,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于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实现城乡之间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高效配置。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进实施,广东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总体来看,公共服务覆盖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依然突出,广大农村地区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诸多领域存在不足,导致对优质人才、优质企业缺乏吸引力,优质生产要素依然高度集中于珠三角。

  县城是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城乡要素流动配置的中间环节。要通过城乡之间的产业衔接融合、生产要素跨界配置,以城乡融合激活县域新质生产力,进而达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县域共同富裕。当下,要加快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的周边县城,将其培育成为分担城市职能的“卫星”、带动农村发展的“启明星”。强化镇域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做强镇域经济。清理、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下乡。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和产城融合等短板,提升县城的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以县城连接城乡,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生态、人文等特色要素向城市流动,促进县域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弥合城乡在经济布局上的空间割裂,深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服务均等、共同富裕。

  

汪榆淇: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董浩天: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县域共同富裕的广东路径研究”(GD24YZZ03)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24年4月8日第A05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