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周峰 曾东辰:“一带一路”绘就人类文明新蓝图

时间:2024-06-05 15:04:45 来源:光明网 【字体:

  古代丝绸之路串联了欧亚大陆上的人类文明,成为不同文明交光互影的历史意象,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2013年秋,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合作倡议,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潮下,焕发古老丝绸之路崭新时代新活力。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并明确主张“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一带一路”倡议在与各国共建发展中,汲取了古代丝绸之路文明精髓,为繁荣世界文明搭建起文明传承创新的舞台,成为推动和实践全球文明倡议的最佳方案,为人类文明发展绘就了新蓝图。

  一、“一带一路”创造了全球互联互通的新时代

  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互联互通”的历史。十多年来,“一带一路”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硬联通”方面,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国际骨干通道建设中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竣工并投运,成为拉动区域发展,联通全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丝路海运”网络持续拓展,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莱基深水港等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推动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空中丝路”助力国家间航空航线网络加快拓展,促进民航事业发展;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连云港-霍尔果斯新亚欧陆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稳步发展,打通亚欧经贸循环,开辟运输新通道。在“软联通”方面,以规则标准为重要支撑,营造良好合作的制度环境。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在“心联通”方面,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夯实“一带一路”社会根基、民意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开启全球发展的新时代,只有持续不断地在互联互通上下功夫,加快全球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并推进经济全球化,实现全球文明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但在全球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既有互补对接也有竞争替代。无论哪一种,都应该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互联互通,让全球繁荣发展的果实惠及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而不是建立在恶性竞争、对抗博弈的地缘政治之上。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的互联互通理应尊重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各国差异性,把握全球化时代互联互通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推进全球文明倡议,摒弃偏见,共同携手点起全球共同发展的明灯,确立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方案,为全球开展务实包容合作带来重多时代机遇。

  二、“一带一路”践行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原则

  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带来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阴霾难散,“以规则为基础”的霸权秩序严重损害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持续加重,各种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带一路”在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全球多边治理机制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目前,除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外,一些地区和国家也提出各自版本的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如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东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议程》、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印度“季风计划”、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等,反映世界各国对经济合作发展有着共同的诉求和期盼。无论在全球和区域多边层面,还是两国双边层面,中国的“一带一路”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实施战略的对接和政策的协调,提升这些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尊重感和满意度,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式发展格局。把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起来,和亚太经合组织、东盟、非盟、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拉共体区域发展规划对接起来,和有关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将会产生“1+1>2”的效果。这也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发展,有序变革国际体系的一股重要的积极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永久和平和普遍安全问题。在多边合作机制下,尊重各国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各自社会发展道路和制度,尊重各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干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政,不迫使做附加条件的政治选择,以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创造有集体共识、多边合作与团结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带动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创建和治理体系的完善,为沿线国家国内治理提供治理效能,注入稳定的“正能量”。

  三、“一带一路”推动了文明创新发展和交流互鉴

  “一带一路”倡议薪火传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架设了深化文明创新发展和交流互鉴的桥梁,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的认知、理解和认同不断深化,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充分认识和共同迈向现代化文明的共识,也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寄托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企盼。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演进、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相对于个别国家固守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思维、炮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其背后充满了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是一种错误的文明观,违背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一带一路”基于中华文明的沉淀和积累,坚持走一条文明交流互鉴的康庄大道,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文明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沿线各国乃至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要持续在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深入开展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增强各国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逐步打破亚非欧大陆地区间的隔阂,引领共同的人类文明复兴和未来发展,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周峰,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东辰,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校聘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网,2024年5月31日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