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 张燕:引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飞来峡镇“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探索
作为区域经济构成的基础单元,镇域经济是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城乡融合的主要载体,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中指出,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强调“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而清远市飞来峡镇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典范镇域,始终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本文围绕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完善新规划三个关键着力点,分析飞来峡镇在“百千万工程”中的积极做法。
一、培育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动力注入。飞来峡镇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传统路径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一)聚焦数字化发展,积极打造飞来峡镇经济发展新引擎。近年来,飞来峡镇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积极把握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发展趋势,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该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品牌提升为目标,打造了集数字飞来峡、产业资源地图、特色产业集群、“飞来壹品”区域品牌、助农营商服务等六个功能于一体的“数字飞来峡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建设“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标杆,打造飞来峡名片。
(二)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全面推进特色文化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在此背景下,飞来峡镇深挖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两大优势资源,不断探索如何将文化、生态、自然资源合理转化为发展动能。一方面,坚持做优绿色发展的文章。飞来峡镇作为生态调节区,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如天子山瀑布、飞来峡水利枢纽大坝景区、飞来岛休闲旅游度假村等知名旅游景点。近年来,飞来峡镇坚持华南休闲宜居宜游名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致力于生态休闲旅游强镇、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建设。另一方面,走好红色传承之路。飞来峡镇革命斗争历史悠久,有文洞、西坑、高塱、旧岭、高田、石颈6个村(居)82个自然村的“清城区革命老区村庄”。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飞来峡镇坚持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切入口,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结合。如西坑村坚持保护与建设双项并重,建成西坑村文化馆,并打造文洞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西坑村文化馆红色文旅徒步线路。
(三)推动镇域科技资源集聚,提升基础科研与科研应用研究强度。科技作为产业迭代更新的源动力,是产业长期发展的主要依仗,也是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必备条件。飞来峡镇通过构建镇域特色科创、文创、智创三大体系,吸引和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清远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清洁生产企业、国家绿色制造示范企业(绿色工厂),不仅自身成为行业标杆,还通过设立博士工作站,为飞来峡镇汇聚了宝贵的科技资源。飞来峡镇推动重点人才项目落地,为镇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储备了丰厚的科技资源。同时,飞来峡镇积极推动“北江荟”水利枢纽研学基地建设,依托周边区域丰富的农旅资源,以研学基地为流量引擎,打造“研学+”模式,通过创新数字化和品牌化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
二、拓展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一个空间载体,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离不开充足空间载体的构建。飞来峡镇在拓展发展空间上,既注重物理空间的拓展,也注重软实力空间的提升。
(一)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飞来峡镇有效拓展了物理空间,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载体。该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交通网络、水电供应等配套设施,提升了镇域的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同时,注重产业园区的建设和优化,通过抢抓北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完成清远港区飞来峡作业区公用码头项目(一期)用地报批与征地补偿工作;引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鸡)等项目,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为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理空间支撑。
(二)飞来峡镇注重优化提升软实力空间,预留产业弹性发展空间。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飞来峡镇持续强化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集群的打造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食品加工产业链,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该镇大力推动清远鸡、黑皮冬瓜、乌鬃鹅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创建“飞来壹品”等高端农产品品牌,有力推动了镇域农业品牌化与标准化经营。此外,通过与食品加工(预制菜)产业园深度融合,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帮助个体农户、农企扩产增收,进一步提升镇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完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规划
面对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诸多挑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题、缓解人才紧缺状况、增强发展信心等,更新与升级原有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迫切。就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来看,飞来峡镇的镇域规划较为完善,系统政策举措相对完备,高质量发展势头较为强劲。
(一)规划引领为飞来峡镇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挂图作战的方式有序推进,目前在美丽圩镇、绿美乡村等方面建设都初显成效。飞来峡镇始终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土地整备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涉及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为引领,推动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全镇国土空间规划为例,该镇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编制了飞来峡镇“百千万工程”战略布局图、招商规划图等。
(二)强化镇村规划发展,打造特色镇域经济。在规划的基础上,飞来峡镇在产业兴镇、特色强镇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充分发挥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如大罗山茶业,凭借独特的高山云雾茶种植环境,通过专业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生产,开展“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茶园的经济效益,还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为飞来峡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提升镇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飞来峡镇注重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建设,以持续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加快构建内畅外联路网,塑造中心城区新风貌。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扩大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通过这些项目的引入,该镇进一步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项目优势、产业优势,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持续推动镇村的高质量发展。
从飞来峡镇的积极探索可以看出,通过科学谋划、创新驱动,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更能成为推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接下来,该镇将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实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清远市乃至广东省的镇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张震,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燕,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青年理论学术带头人“揭榜挂帅”项目“广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和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4年度课题“提升广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2025年2月13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