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陈晓运:基层减负 重在破解 “疲态治理”

时间:2019-07-22 09:53:31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22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6月底,《半月谈》杂志刊发年中观察,直言“部分地方口号喊得响,获得感不强”。基层减负深化推进仍待破题。当前,基层减负的政策规划和决策部署要落地见效,重点是破解“疲态治理”问题。

  基层“疲态治理”的主要表现

  基层“疲态治理”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层干部精力疲惫,加班加点干不完。基层处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上要交代,对下要负责”的位置,面对权力小、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二是基层干部心力疲惫,做多错多不想干。基层不仅任务多,而且责任大,稍有纰漏就被问责,导致干部产生“费力不讨好”的倦怠心态和“过关就是胜利”的应付心理。面对各种督导问责,部分干部为了“少出错”而消极怠工求安稳,导致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基层干部能力疲弱,忙上忙下干不好。部分干部缺乏学习动力、缺少充电时间,面对上级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需求难以招架,存在“忠心耿耿、不知咋整”“跟不上”“干着急”“不会干”的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问题。

  “疲态治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强压力—弱激励”的治理体系与基层干部活力激发需要的不匹配不适应。由于基层治理需求日趋多样化、基层治理风险日趋复杂多发、基层治理过程日趋严格规范,治理体系目前对基层干部而言是强压力而弱激励,避责与自保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在强压力之下,基层成为指令下压、责任下放、问责下沉的主要对象,基层干部陷于事务多、检查多、考核多、问责多的情景和“频密迎督查”“天天搞材料”“事事要留痕”等困境;而相应的资源、服务、管理没有充分下沉,使得基层权力小、资源少、协同差,导致对干部的弱激励。由此,基层干部工作干不完、干不好、不想干的思想和行为就产生了。

  破解“疲态治理”关键是要把“强压力—弱激励”的治理体系转向“强压力—强激励”,把“压担子”与“引路子”“搭台子”“给位子”有机结合起来。

  推进目标责任清晰化

  健全省市县镇村五级治理责任分工,建立各层级各类事项的责任清单,理清职责边界,明确各级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全面开展基层事务专项清理,清理规范进入基层的事务、挂牌、工作台账;建立健全基层事务准入、退出机制,建立上级职能部门下沉行政管理事项到基层的审核机制,并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配套机制。全面梳理地市自行设置的督促检查考核项目,清理“一票否决”事项,压减“痕迹管理”空间,避免各级政府将责任层层传导到基层,导致责任“连坐”和压力“甩锅”。

  推进指令管理科学化

  立法规范各级政府行政指令。在内容上,清晰阐述指令的核心要点,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避免出现指令含糊不清、层层加码等情况;在程序上,按照各个层级各类事项的责任清单,依法审批下达,防止“越权下达”、权责不匹配、重复检查等现象;在时限上,合理规范各类指令各项要求的时限,设置一定的政策落实执行时长,避免突击式任务、速成性材料等不合理指令。赋予基层必要的决策权、财权、事权、用地权、用人权等。加快省级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解放基层干部,方便群众办事,鼓励基层积极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推进担当激励常态化

  为基层干部搭建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健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奖励和扶持干部针对基层治理的创新性建议、领先性项目和示范性活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表彰敢于担当的干部。建立基层创新实践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健全基层典型人物和示范案例的传播体系,讲好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故事。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转自:《南方日报》(2019年07月22日第A10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