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羊城晚报》专访杨汉卿: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正是我们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

时间:2019-11-20 10:15:22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9-11-18

图片说明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彭启有

  开栏语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近日胜利召开,广东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羊城晚报记者近期分头专访广东权威专家学者、负责各地和各方面工作的同志以及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今日起陆续推出“制度自信引领广东前行——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访谈”专栏,敬请垂注。  

  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

  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杨汉卿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我们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省委党校将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内容、理解好四组关键词,向学员讲解四中全会精神。

  1关键在于 提高政治站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杨汉卿表示,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必将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杨汉卿表示,党校(行政学院)是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落地的前沿阵地,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提高政治站位,将理论上的清醒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广东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新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2“中国之治”体现了中国智慧

  杨汉卿表示,四中全会结束后,省委党校迅速印发了通知,要求教研部门将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到党校主体班教学中去,第一时间做好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近期对省委党校学员的学习培训,将围绕四中全会精神安排有关专家教授专题讲解,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内容,理解好四组关键词。

  杨汉卿指出,讲解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关键词是“中国之治”。

  “中国之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中国治理体制和中国治理道路,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这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新型国家治理体系,它不是凭空照搬的,不是简单延续中国历史传统或世界其他国家的,而是立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吸收了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经验,是先进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杨汉卿说,中国之治,凝聚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体现着对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

  杨汉卿表示,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用了数百年时间,其制度才慢慢成熟和定型下来,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体系。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从开始形成制度到今天,只有百年历史,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史只有70年。中国仅用了70年时间,就构建起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辅相成的全面、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

  我们看到,西方政治经济体系主导全球已经5个多世纪。从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两牙称雄”,到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独霸,再到“二战”前德国崛起以及“二战”后美国超强,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恐怖主义、经济危机、单边主义、贸易保护等等,西方政治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时代脱节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突出。

  与此迥然不同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治理秩序中具有了更多发言权,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表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升华到全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

  3“显著优势”是“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杨汉卿表示,讲解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关键词是“显著优势”。

  全会公报用了“十三个坚持”来概括我们的制度优势,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等13个方面。

  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科学、系统、客观的全面总结,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国家制度结构和体系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这些显著优势,就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杨汉卿指出,广东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我们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当前,广东经济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全省上下正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杨汉卿希望学员中的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工作,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广东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13个坚持和完善”制度化

  杨汉卿表示,讲解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

  全会提出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第一步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也就是2021年,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第二步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步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三步走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时间表,清晰地为我们勾勒出了奋斗方向。

  “这三个时间点不是孤立的,显示出我们党在政策上的一脉相承。”他说。

  杨汉卿指出,在工作要求方面,《决定》用了“13个坚持和完善”。这是第3组关键词。

  “13个坚持和完善”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十三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为国家推进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提供了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这“13个坚持和完善”,实际上构成了实现总体目标的“路线图”。在这个“路线图”里面,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是“13个坚持和完善”的根本,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杨汉卿还特别强调了第4组关键词:“制度”。

  据他统计,“制度”一词在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出现了77次。“这是全会从制度层面将这13个方面的‘坚持和完善’制度化的具体体现,集中体现了全会公报的核心和重点。”

  最后,杨汉卿表示,广东作为“两个重要窗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理所当然要先行先试、勇于探索,为全国和兄弟省市提供新鲜经验和生动案例。

转自:《羊城晚报》(2019年11月18日第A3版)

原标题:

广东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汉卿接受本报专访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正是我们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