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林先扬:以持续创新建设前海高质量发展高地

时间:2020-12-03 15:35:19 来源:《前海》杂志 【字体:

  任何一座城市都会经历打基础、成规模、上层次的发展阶段,前海作为中国第一大湾区的标杆地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前海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海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通过试错、容错、纠错等手段,前海形成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极大地促进了前海高质量发展,也带动了深圳及全国的发展。当前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前海面临着如何持续创新,促进资金、服务、人才、政策与产业深度联动。

  在当前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下,对于前海不仅要更好地对接国内,也要更大地融入全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坚定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依托立体的前海门户功能,立足于更大的尺度空间聚合和链接香港及全球创新资源。只有更多持续的现代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与服务配套,才能吸引香港及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持续进入,这是前海持续创新的根本。前海在政府事务管理、营商环境建设、政府法定机构改革、人才支持政策引导、税费减免奖罚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不仅可以给创新产业及其项目提供源源不断地支持,还可以更高的起点更快的速度成为创新标杆城市或地区,形成真正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与战略高地。同时,作为我国外向战略的桥头堡与前沿地,前海依托香港,在双循环发展中更主动作为,全面深融和链接全球现代产业体系。以现代服务产业为切入点,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外向政策、平台、产业、人才与项目“走出去”,抢占服务产业与市场高地。

  通常,十五年是核心产业的培育与成长的最低门槛,未来十年就是前海核心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产业体系包括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前海的提质扩容增效本身就带有现代产业体系的重构与聚合,需要承载更多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资本和人才资源,促进土地、金融、产业和人力资本的多维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强韧性高品质发展。针对产业的定位与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前海产业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而引发的现代服务业与现代高技术产业双融合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前海依托高技术高服务高效能产业空间载体进一步集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为前海及周边甚至是全国全球科技创新产业提供服务与产品支持。以创新生态、生产与生活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不仅需要营造前海石中央公园,更需要依托中央公园生成的生态脉胳体系渗透于全域空间,以协调开放共享的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空间体系吸引和聚合高端创新资源、产业及企业。未来全域立体生态化品质空间,是前海花园城市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多种层次、立体式空间营适,控制城市空间尺度,保持城市视觉通廊,特别是在前海若干城市中心功能区的营造上,形成品质化、规模化、连片化空间,既能兼容公共服务体系化、街区邻里化和社区网络化,又能在空间上立体化利用空间资源,形成前海更紧凑更便捷更安全的城市空间。

  前海未来发展涉及的是港、城、产、人共同渐变汇聚的过程,港产城人深度融合又是前海创新发展的归宿。其中前海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空港与海港的支持,空港与海港优势是全球自贸区的战略支撑,高智能化的港口空间管理与运营,有助于空间的辐射带动。作为前海本身临海港与临空港的特点,未来前海港城产人融合更需要充分利用海洋、港口空间资源,需要有兼容生产性海港与生活性海港的空间体系,形成相互作用与互为发展的新格局。

  前海本身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化环境便于区域间合作与发展,前海与香港深度合作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水平,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有利于创新合作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提供示范效应。前海与香港深度合作既有基础,也有条件,更有能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未来着重在于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相关领域(含营商环境建设、主要行业合作、产品标准互认、产业利益分配、产业共建、产业平台开发和税收优惠等)、国土安全环境监管相关领域(含国土开发、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管等)、社会管理相关领域(含居民管理、职业资格互认、跨境流动和检测认证互认等)以及法律制度相关领域规则衔接(立法引进香港先进制度、司法等)。而为落实前海与香港深度合作规则衔接就必然需要通过组建前海与香港规则对接专项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常态化对接沟通机制、设立深度合作专门窗口和推动相关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

  以创新引领发展,增强前海空间承载力与影响力,是前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前海持续创新离不开人员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各要素流集聚与扩散。前海高质量发展更是始终离不开中高端人才的支撑,着重构建创新人才生态圈,除了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的差别化政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发展的平台与空间,还需要对不同人才提供多样且优质的公共政策和服务体系,包括教育、医疗救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针对创新人才的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健全,从而促进高端技术与专业人才的集聚,营造更好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博士;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跟班工作)

  文章来源:《前海》杂志(2020年11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