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周峰:第三次飞跃的创新意蕴

时间:2022-01-07 14:33:18 来源:《南方》杂志 【字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最新表述,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做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时代坚持与发展

  在2010年3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利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代言人,作为致力于人类解放、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的立场当然是坚定的人民群众立场,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就是维护和实现历史主体的人民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己任,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胜利进入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价值主张。

  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确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客观性和主体性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是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党和政府制定各种政策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拥有强化问题导向的辩证思维方法、注重全局谋划的战略思维方法、立足深化改革的创新思维方法、把握统筹推进的系统思维方法、树立忧患意识的底线思维方法、汲取历史智慧的历史思维方法,不断形成人民实践与新时代内生性发展的双向互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决议》总结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13个方面的伟大成就,这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结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的中国开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制定了第一个“四个现代化”目标。虽然在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但比起依赖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形态支配的拉美地区和非洲国家而言,中国现代化拥有自己强大主导意识,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都是在追求整体价值取向中的渐进式道路。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转向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经过40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制度保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既定樊篱、独立发展的结果,也是对世界市场经济不断借鉴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的翻版”,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道路。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10个明确”和“14个坚持”为根本指导,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中国社会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变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因为,我们的现代化是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拥有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将更加具有无可辩驳的世界意义。

  谱写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篇章

  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进的21世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高高举起科学社会主义大旗,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都提供了新的极大动力。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遭受严重挫折到正在逐渐走出低潮的曲折历程;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也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经受了“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诸种鼓噪,甚至有人断言社会主义中国也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轰然倒下。但是,人类历史并未如此终结。因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其中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一系列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思路,为迷茫困惑的世界破解了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功,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最精彩的华章,正如《决议》所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问题为战略导向,使理论和实践、思想和政策、中国和世界相互贯通,不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更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获得了新生的力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1年第25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