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委党校:“沉浸式情景剧”让干部教育培训“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融通教育资源,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荔湾区委党校推出“沉浸式情景剧”干部教育模式,构建起“理论有深度、实践有力度、教育有温度”的立体化党性课堂,让干部在演绎中感悟初心、淬炼本色。
以政治建设为纲,打造“行走的理论课堂”。党校姓党,决定了红色剧本创作必须以党的理论为魂、以革命史实为脉。前期,依托“近代中国革命策源地”的红色底蕴,组建专项创作团队进行史料考据、旧址踏勘、党员走访,深挖“裕安围九烈士”“甲工师生投身工运”等本土革命故事。剧本编写时,恪守“理论纲领为纲、史实细节为据”原则,杜绝戏说篡改,将宏大历史解构为具象场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师生共议信仰”的课堂对话,将烈士精神凝练成“战士临行话别”的感人瞬间,让文献中的历史人物变为舞台上有血有肉的“剧中人”。目前已打磨形成两部原创剧目《广州起义之城西号角》《红色甲工之省港风暴》,让剧本成为承载真理力量的“移动教材”,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沉浸式剧情中入脑入心。
以沉浸体验为要,搭建“可触可感”淬炼平台。将“沉浸式情景剧”教学活动纳入主体班培训,构建“剧本研读—角色塑造—实景排练—互动展演”全流程教学体系,让学员从“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入戏”。系上红布带、接过罢工宣传旗,在市井街巷、红色场馆、社区广场等“移动剧场”中,学员化身为革命洪流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喊响历史口号时,他们读懂“党性是具体行动”的深刻内涵;演绎先烈抉择时,他们感悟“信仰高于生命”的精神境界。“沉浸式情景剧”让党性教育从“灌输式”转向“体验式”,党性修养在角色代入中自然升华,形成“剧本即教材、排演即研修、登台即淬炼”。
以长效机制为基,构建“全链条贯通”教育生态。“沉浸式情景剧”助力特色教学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跨越。一方面,整合剧本、影像、学员感悟等素材建立标准化资源库,形成可复制的教学范本;另一方面,明确主体班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情景剧教学,将沉浸式体验从“特色活动”固化为“必修课程”。同时,荔湾区委党校采用“党校统筹、街道协同、资源共建”版权合作模式,支持街道党校二次创作。荔湾区委党校与南源街道联合推出的《红色甲工之省港风暴》情景剧在完成首演后,其完整版权无偿授予街道党校用于持续推广。2024年以来,相关剧目累计演出超10次公演活动,达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感染、精神共传承”的教学效果。
(广州市荔湾区委党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