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天地

校(院)举办第69期学员论坛:2023年第四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探讨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

时间:2023-11-27 15:54:01 来源:本网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11月27日上午,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组织2023年第四期省管干部进修班,举办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的学员论坛(2023年第16期,总第69期)。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张广宁出席并讲话,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彭春华、进修部主任王辛河出席。论坛由进修班学员党支部书记谭萍主持。

微信图片_20231127155157.jpg

  学员论坛上,来自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梅州市人民政府的学员代表郭雨蓉、冯坚、陈伶俐三位同志,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的主题,分别从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势,创新基金商业模式,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等方面,分享了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了工作经验。学员们围绕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彭春华教授作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意义,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径,为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亲临广东考察,足迹遍布南粤大地,多次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广东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要求广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广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广东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引领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大家一致认为,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一步,并取得重要成就。但也要清醒看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诉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广东仍处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须补齐的短板弱项。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赋予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任务。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广东相继召开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对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新征程上,广东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作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成事之要,明确了聚焦用力的主攻方向和重点抓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大家纷纷表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要建设结构合理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增强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破解“卡脖子”关键和前沿领域技术难题。要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推动产教、科教、职普融通,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围绕县域经济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挥,创新农业农村产业投融资机制,以外部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力,打通农业产业链痛点、堵点,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抓好“百千万工程”要坚持县为主体,立足资源优势、用好用活政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抓产业、抓项目、抓平台、抓招商,塑造新优势、新动能。


  【学员代表发言摘要】

  郭雨蓉(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级巡视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一是坚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二是坚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发挥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重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三是坚定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服务面向。增进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国家整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现实需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充分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提升服务社会的力度、深度、广度。四是坚定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充分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振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加快构建高质量、特色化高等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冯坚(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在县域发展不充分。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同时也是巨大的潜力板,县域活则全省活。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就是要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要发力点,更好地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一是创新县域经济基金“1234”运作模式:突出“一个定位”。基金聚焦“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通过创新基金模式充分挖掘粤东西北资源禀赋,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做好“两个服务”。服务好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地市招商政策,为龙头企业进入广东开辟“快车道”;服务好地市政府,充分挖掘“土特产”等资源价值,为地方政府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供“强磁场”;重点做好三个层次的工作。构建“基金+金融资本+重点项目”的模式,通过基金整合省级层面的政策资源、地市政府产业支撑资源、金融机构的项目渠道资源、龙头企业的产业赋能资源,形成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实现“四个平台”作用。即政府的招商平台、产业的培育平台、资源的整合平台、城乡融合的基础平台,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二是做好“土特产文章”。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基金投资整合龙头企业和地市资源,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各地市打造具备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更好地促进物流链、人才链、价值链的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更好地把特色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三是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省市协同基金体系,以地市基金服务地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伶俐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省委“1310”具体部署,将“百千万工程”列为奋力实现的十大新突破之一,提出要全面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施“百千万工程”,对于解决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要坚持分类施策,解决“差异发展”的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潜力等,制定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目标、政策举措、考核体系,推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二要紧抓产业项目,解决“发展什么”的问题。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要聚焦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创新以商引商、以链招商、联合招商,着眼稳链延链补链强链。三要筑牢产业平台,解决“哪里发展”的问题。粤东西北地区要以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县域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园区的金融、物流、人才等综合服务功能。四要优化营商环境,解决“要素保障”的问题。要把提高政务服务的着力点做在企业群众看得见用得着的地方,放权提速,优化审批流程;要加大环境容量支持,解决能耗指标等“卡脖子”问题;要提升金融服务“百千万工程”的能力和质效,解决好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企业盈利能力差、地方金融资源相对欠缺等实际问题;要加大土地要素保障,推动闲置用地、低效用地盘活;要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加快补齐县城的短板弱项,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2023年第四期省管干部进修班  秦波  供稿)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