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新疆热土 淬炼党性之光
——中青三班一支部赴新疆开展党性教育现场体验式教学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遵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4月21日至25日,2025年春季学期中青三班一支部全体学员跨越山川,奔赴新疆参加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党性教育。此次教学巧妙融合了理论学习与现场体验,学员们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性根基,凝聚奋进力量。
踏寻领袖足迹,共筑民族同心梦
抵达新疆的当天下午,学员们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7月13日考察过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在这里,各民族亲如一家,文化相互交融,社区创新举措不断,构建起沟通交流的坚实桥梁,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22日上午,新疆自治区党委党校李芳老师讲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深入剖析这一主题的科学内涵、历史渊源与实践路径,结合新疆实际案例,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意义。
当天下午,学员们步入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丰富的文物与展品,展示着新疆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在讲解员引领下,大家探寻新疆发展脉络,领略各民族独特魅力,感受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累了丰富素材。
传承马兰精神,勇攀精神新高峰
4月23日,学员们前往马兰烈士陵园,怀着崇敬之心,向英烈敬献花篮、鞠躬默哀。面对无名墓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
在马兰红山军博园,学员们仿若回到“两弹”研发的艰苦岁月。以张爱萍、朱光亚、邓稼先等为代表的10万“马兰人”,住地窝子、喝苦咸水,凭借顽强毅力和卓越智慧,历经千辛“荒漠铸剑”,完成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让学员们深受震撼。
在乌勒泽特村“牧民七迁”广场,巴州党委党校蔡宛峻老师讲述的牧民故事感人肺腑。自1960年起,当地牧民为支持国防建设和生态保护,历经七次搬迁,舍小家顾大家,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深。
4月24日,巴州党委党校刘志妍、徐美华老师带来《弘扬马兰精神 筑牢中华民族精神高地》专题讲座。讲座采用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讲授、影音展示、嘉宾访谈、情景模拟等方式,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特别是现场访谈马兰基地老前辈郭高潮同志,让学员更加深刻感悟马兰精神。
筑牢党性根基,砥砺奋进新征程
为期5天的党性教育现场体验式教学,让学员们深切认识到锤炼党性是终身课题,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大家纷纷表示,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兰精神中汲取党性营养、加强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马兰精神在南粤大地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2025年春季学期中青三班一支部 吉燕 供稿)